[[[CP|W:250|H:190|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38/29/2974488635133746428068208560634.jpg]]]2013年8月17日,周六,中國,北京,故宮,景仁宮[1]。
曾弘毅默默的看著櫥窗內的一件件展品,感受著時間帶給自己的沉澱。從上午十點進來之後,四個多小時了,他還沒有走出過景仁宮。受益於“現代化”的教育模式,“70後”的他對於正在這裏舉辦的《“古物擷英——故宮博物院藏捐獻陶瓷精品展”》來說,有太多的知識先天不足,看著那一件件“燁燁寶光開佛土,晶晶白氣壓丹梯”瓷中精品,他暗自感傷:如果自己的傳統文化積澱再厚重一點,那該多好。
兩年了,幾乎每個周六,隻要不加班,弘毅都會來故宮,一待就一天,對故宮眾多開放展區已經非常熟悉了。原本隻是對“前三殿”、“後三宮”的皇家陳設十分感興趣的他,現在開始逐步關注起紫禁城的浩瀚細節和曆史底蘊來了。景仁宮作為故宮博物院的“捐獻館”,會定期舉辦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捐獻文物展覽,這對弘毅的吸引可是越來越大。按照兩年前他給自己製定的《故宮博物院遊覽計劃書》[2]的規劃,在傳統遊覽路線走完之後,他總會十分愜意地沿著東一長街或是東二長街南行,穿鹹和左門或景耀門,入景仁門,繞過那塊元代遺物——漢白玉石刻影壁,進入景仁宮正殿參觀。麵對一件件曆經劫難幸存下來的曆史珍品,弘毅都要耐著性子逐一端詳,這已經成為他在這裏的一種習慣。對於眾多展品的來龍去脈、藝術價值,他倒是很超脫,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不懂得地方強記下來,回去用度娘查一查,下次帶著問題再來回爐。可惜按規定不能照相,要不然省事多了。
此刻,弘毅正被一件名為“五彩開光山水圖六方瓶”的展品所震懾,目光深邃、表情愕然:那古樸的亭榭、旖旎的紅霞、虯勁的蒼鬆、綻放的大菊,所有的細節竟然是那麼熟悉,好像自己原本就深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往事,一時間竟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兩年前,弘毅借調北京黨口某部門,部級單位,做宣傳教育工作。他清楚記得兩年前的那一天,2011年3月5號,自己的人生軌跡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小曾,來一下”。局領導的電話總是這麼簡潔,你要是不看來電顯示,有時候還真是不知道放下電話要去哪一間辦公室。
“局長,您找我?”——謙恭拘謹。
“小曾,你今年35還是37?”——毫無表情。
“35。”——滿臉狐疑。
“副處長幾年了?”——眼角微揚。
“3年了”——曾弘毅開始瞎猜了,說不定有好事。
“哦,不長不短嘛。”
“嗯……”——不長不短?啥意思?可以提拔?不可以提拔?暈呀!
“有這麼一個事情,征求你意見,北京那邊想調一個35歲左右的有領導職務的年輕人去幫助工作,時間一年,你想不想去?”
“這個……時間這麼長呀……”曾弘毅眼皮一跳,有點沒反應過來,好事壞事呀?一年時間借調,後麵呢?領導還沒說呢。
“哦,一年之後一般會調入,除非有其他情況。不過那邊也沒說死,但是即便再回來,也不耽誤你按年限提拔。你考慮考慮吧,下午給我回話。”
“明白了。”曾弘毅緩緩退出。
結果就是,三天後,他隻身一人背著行李來到了北京,開始了一個公務員的北漂生活。一晃兩年了,北京這邊一直沒有準話到底能不能留下,私下裏有幾個不錯的同事透露,今年進京指標控製特別嚴,處級幹部難度大。一年來,曾弘毅的心情總是陰晴不定,想到自己的未來,無限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