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回京(3 / 3)

瓦崗寨就在洛陽旁邊,可以說是洛陽最大的隱患。文武眾臣說不擔心那是假的,沒有想到這個難題現在竟然這麼輕鬆的解決了。

前幾天瓦崗寨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人馬路過洛陽的時候,洛陽城中士民百姓都是膽顫心驚,雖然說自己城裏也有二十萬大軍,但是二十萬對五十萬,朝堂上的那些人並不覺得他們能夠戰勝。

和瓦崗寨交手數次,差點連命都搭上的張須陀更是相當的緊張。深怕瓦崗寨是來攻打洛陽的,萬一讓洛陽在自己的手上丟了,張須陀可付不起這個責任。

好在探子得來的消息是瓦崗寨的人馬一路直接向著潼關行去。雖然不明白瓦崗寨眾人前去潼關是什麼意思,但隻要不是攻打洛陽,張須陀就放心了。

或許是秦瓊的到來讓瓦崗寨覺得呆在秦瓊的身邊不安全,而且他們的頭上就是實力不下於他們的竇建德,洛陽的日子不好過,瓦崗寨的日子也好過不到那裏去。想要換一個根據地,而選擇了關中。

想趁著李淵剛剛拿下關中,關中不穩的時候去關中分一杯羹。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等人也想不通瓦崗寨為什麼會突然帶著這麼多人前往關中。不過商議的結果和張須陀得出的結果沒有什麼區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他們並不知道李密已經死了,又怎麼可能知道瓦崗寨已經分裂了呢?

心裏還在暗暗高興,瓦崗寨和李淵在關中大戰,不管是誰勝誰輸,對於洛陽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在秦瓊回來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方才知道當時的瓦崗寨由於李密的過世根本就是繡花枕頭,外麵看著光鮮,可是裏麵卻沒有什麼東西,當時隻要出城一戰,說不定就會獲得相當大的戰果。

現在不但讓戳手可得的功勞跑掉了,而且還讓關中增強了不少的實力。

“沒有想到你們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竟然做出這樣的事!”等到散朝之後,秦瓊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幾人交到自己的書房之中。書房的門剛關上,秦瓊便冒出這麼一句來。

在秦瓊沒有回東都之前,這幾位心裏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感覺。秦瓊對當今陛下楊廣和靠山王楊林的感情,他們都是知道的,自己貿然做出這樣的事,誰也不知道秦瓊會不會做出什麼嚴重的責罰。

不過在看到秦瓊等人回來之後,秦懷玉沒有一點事,心裏的勢頭也放下來了,知道不會有什麼事了。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如果秦瓊還想不到什麼東西的話,秦瓊可就真的是一個笨蛋了。可是秦瓊是笨蛋麼?答案自然是不是。

秦懷玉沒有出什麼事,那就是說秦懷玉所做的事,秦瓊也已經默默認可了。既然認可了秦懷玉所做的事,他們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早朝的時候,僅僅是罰了他們三年的俸祿,更是讓他們放下心來。

雖然損失了一些錢財,不過能夠得到秦瓊認可秦懷玉所做的事,這樣的收獲可是比那一點點的錢財要強多了。

雖然前麵由於秦懷玉的身份,以及自己等人在背後的幫助,秦懷玉的事進行的很順利。可是秦瓊畢竟才是西域真正的主人,秦瓊默認這件事,他們要進行的時候,也會輕鬆許多,而且會更加的快捷。

他們這些人的地位可以說都是因秦瓊而來,背地裏瞞著秦瓊做事,雖然說幫的也是秦瓊的兒子,但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他們心裏還是有些不安。現在可算是放下心來了。

聽到秦瓊的怒斥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幾人對視一眼,起身來到堂前叩首道:“屬下等才識不足,未能看出李淵為禍關中的危害,縱容李淵為禍關中,請大都護責罰。”

雖然事情在麵前明擺著,但是這件事不能由他們說出來。

秦瓊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幾位,有些頭疼的撓了一下腦門說道:“都起來吧,一個個都變的奸猾之極。說說吧,你們到底都是怎麼準備的?”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王頍、高士廉、邱天豹等人起身之後,長孫無忌上前說道:“大人,(雖然妹妹是秦瓊的兒媳婦,但是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長孫無忌從來都是稱呼秦瓊的官職),當初我們縮在西域,無法觸及到中原的戰事,所以當時我們準備的是請北平王拖住河北,我們進攻關中,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關中,奪取潼關,將中原諸強堵在通關之外。

然後迅速奪取蜀中,這樣我們就有了關中、蜀中和西域這三塊地盤,我們所占據的地盤將是大隋的一半還多,我們隻要守住少數的幾個關口,就能夠看著中原諸雄在外麵爭鬥,而我們慢慢的積攢實力,等到合適的時候,關中大軍從潼關而出。北平王的大軍從河北而下,蜀中的軍隊進入江南。

這樣就能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中原迅速統一,減少百姓所遭受的苦難。

但是這樣做也有一些害處,那就是最後的名聲會很不好聽,大人您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名聲,可就全部丟失了,後世之人對您的評價恐怕就會相當的不好聽。”

秦瓊一邊聽,一邊點頭,卻是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見秦瓊沒有說話,便繼續說道:“不過現如今陛下將您一紙詔書從西域召到了洛陽,雖然說分散了我們的兵力,現在更是讓李淵將關中占據了,但是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甚至可以說好處比壞處更大一些。”

秦瓊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再詳細一些,到底有什麼好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