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下卷導讀(3)(2 / 2)

金宣宗(1163—1223)

金朝皇帝。女真族,原名吾睹補。世宗孫。公元1213至1223年在位。大定年間累封溫國公、豐王、翼王、邢王、昇王。至寧元年(1213),紇石烈執中殺衛紹王,擁立珣為帝,改元貞祐。即位後,遣使向蒙古求和。貞祐二年(1214),避蒙古兵鋒南遷南京(今河南開封市),致使中都失陷。三年,遼東又陷。此後,河北、山西重鎮連陷於蒙古。興定元年(1217),從權臣術虎高琪議,遣軍攻宋,敗。攻夏,亦敗,國勢日衰。四年,封山東、河北等擁兵割據的武仙等九人為公,以抗蒙古。兩年後病死。

摩訶末(?—1220)

花剌子模算端,為人剛愎自用,乃是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主人。他的帝國雖然廣大,可是沒有組織,缺乏團結力,同時他的臣民也沒有承認它就是自己的國家。雖然他們全都是伊斯蘭教徒,但是宗教的統一並沒有成為帝國的安定力量。相反,摩訶末卻屢次幹涉信徒們的宗教感情,其後甚至跟伊斯蘭教的司教也敵對起來了。軍人階級也同樣對他抱著敵意,一般平民當然更不會例外地對他心服的。

摩訶末算端,號稱世界征服者。中東地區和相鄰的歐洲諸國都十分懼怕他,連俄羅斯的不少公國,也常常被他們襲擾,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俄羅斯人被拍賣。摩訶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對母後有所忌憚之外,將西遼人、乃蠻人全不放在眼裏。對於蒙古人,開始他知之甚少,海兒汗亦納勒術貪財害死了蒙古商隊,他也隻得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蒙古的使團。當時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蠻的異教徒,騎著像兔子一樣矮小的馬,根本不堪一擊。他第一次在西遼邊境同者別率領的蒙古小股部隊遭遇的時候,才領略了蒙古人的戰鬥力。

麵對著蒙古大軍的進攻,摩訶末國王拒絕了集中兵力決戰的正確建議,采取了分兵把關、城自為戰的被動挨打的戰略。而當蒙古大軍日益逼近時,他又放棄首都,放棄天險,率眾逃跑,從未組織過一次像樣的抵抗。根據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將者別、速不台率軍追擊摩訶末。成吉思汗要求他們要像獵犬一樣咬住自己的獵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島,也要像疾風閃電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禿兒罕王後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島的摩訶末也悲慘地死去。

劄蘭丁(?—?)

花剌子模的末代國王。摩訶末算端長子,膂力過人,驍勇善戰。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大舉侵入花剌子模,摩訶末退駐阿姆河南,並且準備逃往西境以避蒙古兵鋒,劄蘭丁力諫,並自請統兵於阿爾泰河迎戰,摩訶末不納。1220年春,蒙古軍相繼占領不花剌、撒馬耳幹。成吉思汗遣者別、速不台追擊摩訶末,劄蘭丁隨父西逃,躲入裏海中一島。

年終,摩訶末病死,死前傳位劄蘭丁。劄蘭丁即位後承襲花剌子模算端稱號。1221年初,劄蘭丁離開裏海返回舊都玉龍傑赤,花剌子模的突厥將領素驕模懼劄蘭丁奪其軍權,密謀害之。劄蘭丁得報後,率親信逃出,輾轉到達哥疾寧後,向所有伊斯蘭國家求救,並結集約十萬軍隊,進駐八魯彎川,出擊蒙古軍獲勝。成吉思汗當時稱讚劄蘭丁之武勇,並說過希望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才能。

劄蘭丁反擊後,呼羅珊許多城市起而響應,反抗蒙古壓迫。但劄蘭丁兩部將不和,軍隊分裂,力量削弱,不敢迎戰成吉思汗親自統率的蒙古大軍,乃退至印度河畔。11月,劄蘭丁被者別和速不台的蒙古軍包圍,激戰後,劄蘭丁躍馬渡河,逃入印度。1224年蒙古軍退後,劄蘭丁由印度回波斯,向阿拔斯朝借兵,先後據有起兒漫、亦思法杭等地區,阿姆河以西諸川盡為所有,勢力複振。不久,因宿怨與哈裏發納綏爾發生爭戰;又出征阿塞拜疆和穀兒隻吞並其國土,引起伊斯蘭諸國不滿,劄蘭丁陷於孤立。

1228年,察合台率蒙古軍進至亦思法杭,劄蘭丁戰敗,單騎突圍。蒙古軍退後,他仍不重視防範強敵,繼續進行搶掠和擴張戰爭,並出兵攻占起拉特,侵犯魯木(位於小亞細亞)。1230年,被魯木算端領導的各國聯軍擊敗於額爾占章,被迫議和而還。這時,蒙古大將拔都奉窩闊台汗之命統兵征討劄蘭丁,直取帖必力思,劄蘭丁倉皇出逃。

劄蘭丁從複國以來,不事整頓內政,隻不斷窮兵黷武,殺掠、壓迫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又沉溺酒色,以致大失民心。1231年,在蒙古軍的緊緊追逼下,逃入庫爾迪斯坦山中,被殺。其死亡原因有兩個版本,一是被自己將領所殺,另一版本則是被追擊的蒙古軍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