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她會成為後媽嗎?(1 / 3)

第五百三十二章她會成為後媽嗎

因為是星期六,村主任楊誌成的兒子也放學在家。看到父親帶著村會計李大寶和大老板王偉來到家裏,他急忙躲進了自已的房中。楊誌成的兒子從小性格內向,很怕見到生人的。

“你看這孩子這,一點禮貌都不懂。”村主住楊誌成笑著搖頭對跟來的村會計李大寶和王偉道。

本來今年村主任楊誌成是要隨妻子一起外出打工的,不想被王偉留住在村裏當上了村支書,一時夫妻之間又團聚不了,看著村裏的建設越來越快,楊誌成建議妻子回來一起把僅有的幾畝田種好,他好全力抓村裏的工作。但妻子對他說:“村裏的別墅馬上要完工了,她想多掙點錢回來進行裝修,再個兒子馬上要上高中,這都要錢啊!”

聽到妻子這樣說,楊誌成還能說什麼呢,平常也就他一個人在家吃飯,星期六和星期天跟兒子一起。

但作為一個村支書,家裏條件相對還是要好些。楊誌成笑著叫王偉與會計李大寶坐會,他馬上做飯。楊誌成忙碌去了,王偉就和李大寶坐在椅子上兩個人聊著天。

“李會計,縣裏那筆關於新農村建設的補助基金打到賬上來了吧?”王偉笑著問會計李大寶道。

那天王偉在村部知道村裏新農村建設缺錢後,他趕緊打了個電話給史倩倩,從TJ市的舊城改造中挪了一千萬打了過來,另外的政府補助金八百萬中還有五百萬沒到位,他打了電話給自已的大舅。

想必通過他的能力,縣裏一些人是不會橫加幹涉賴賬的。聽到王偉提起資金的事,會計李大寶連忙向王偉說道:“自從一筆一千萬的賬到了後,第二天賬麵上又多了五百萬,總共賬上來了一千五百萬元。”

“嗯,其中的五百萬是政府給我們的建設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等別墅建好後,大石村要進行大麵積的拆遷,加快完成拆遷地基礎設施建設,把大石村按以前分成的四個區一一完成道路硬化,然後由企業進行投資,對於投資的企業單位,他們都作好了準備,對於基礎建設的速度,那就要靠我們的了。”王偉把其中的厲害關第給村會計李大寶說了下,他知道村會計李大寶會跟楊誌成溝通的,而且經濟大權掌握在他的手裏。

正在王偉和村會計李大寶聊得起勁時,楊誌成倒也手腳麻利的做了四個菜放到桌子上,不知其味道如何,但速度那是沒法說的。妻子長期不在家,哪怕從來袖手旁觀的男人也會逼出一身好手藝的。

楊誌成一邊解圍裙一邊對王偉和李會計說道:“你們過來坐,吃飯了。”而且他還對關著房門的兒子叫他吃飯了,而兒子因為有陌生人在,他回答肚子不餓,等下吃,楊誌成也懶得理他。

拿著從村裏打的穀酒,楊誌成笑著對王偉說道:“這酒跟你的茅台酒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喲。”

王偉跟村主任楊誌成,會計李大寶碰了一下杯後說道:“相對於茅台酒,我認為這個還實在些,那隻是個名氣而已,這可是真正的用穀米做的酒,有著濃濃的鄉情啊!”

王偉說得不錯,在他的心裏,那就是有著濃濃的鄉情,他為了讓大石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那是費盡了心機,而且兩次被縣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抓了進去,幾乎把大石村這新農村建設弄得夭折。

但鄉親人不論怎麼樣,對於王偉的好意,他們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畢竟與政府對抗是沒有好處的,大家都是老實了一輩子的農民,隻在心裏祈望好人有好報!

最終臨川縣來了一次官場地震,老百姓是高興得自發的買了鞭炮放了起來,這一切,對於王偉來說,那還曆曆在目。

“楊叔,別墅基本完工了吧,我看鄉親們完全可以搬進去住了,對於房子周邊的環境,鄉親們自已可以參與嘛!是這樣的,如果在一個月之內搬過別墅的,獎勵五千元,一個月後,不再獎勵,你看如何?”王偉征求楊誌成的意見,他希望村民盡快的搬過去。他好對土地進行整合。爭取在過年前,讓一些企業在此紮根。

到時在外務工的本村青壯年看到家鄉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他們會改變主意回家建設家鄉的。

“現在別墅,可以說完全完工了,隻是道路硬發還沒有延伸到這主幹道上來,不過那圖上的設計圖不是這樣子,除了進出的一條路是沙石路外,對於村民的生活來說,那是沒有任何影響的。而且你提議的,讓村民到其他地方學習種植技術,有人已經前往,從他們打回家的電話來說,那情形對於本村的農業與農家樂相結合的產業非常感興趣,有的村民就準備集資合夥大幹特幹呢。”村主任楊誌成把情況向王偉說了一遍,而且對於村民的思想轉變,他心裏是非常的高興。

“那好,我的本意就是希望村民就近能夠就業,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在一起,那比什麼都快活啊!”王偉笑著對村主任楊誌成說道,他們倆個連連點頭。

“來吃菜,我這個大佬粗做的菜不好吃不要怪,老婆不在家,水平也就這樣。”楊誌成舉起杯對王偉和村會計李大寶說道。

“讓楊嬸回來嘛!作為一個村支書的家屬更加要帶頭呢,再個大石村馬上要全麵建設了,你作為村支書可是夠忙碌的了,楊叔,這你得考慮考慮啊!”王偉笑著和村主任楊誌成碰了一下杯。

“是的,是的,應該回來了,以後的事情隻會越來越忙呢。”村主任楊誌成附合著道。聽到王偉說一個月之內搬進別墅獎勵五千元,村主任楊誌成就有了打算把妻子叫回來的想法,他並不是為了那五千元,他楊誌成都帶頭搬了,那隻他的人不就照樣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