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在村裏統一安排下,很多比較靈活的人都在村部待命,而為了防止市裏的領導來得突然,他們還派了人到公路連接線處等候,而那歡迎領導和各企業老板光臨指導的條幅在微風的吹拂下正迎風飄蕩。
領導就是領導,那時間是掐得非常準的,剛好九點鍾的時候,那參觀的車隊就徐徐向大石村駛了過來,遠遠的看到車子過來,村裏的人一下子緊張起來,這些人可是為了本村過上好生活而到這裏來投資考察的大老板呢,那是千萬不可得罪的。
很快的,車子來到大石村村部,在一片熱烈的歡迎聲中,村主任楊誌成把一眾人迎進了村會議室,各色水果和礦泉水都擺在桌上,大家都依次坐好後,村主任楊誌成作了簡單的歡迎詞,然後就請石海市副市長徐震講話。
在掌聲中,徐震高亢激揚的講起了當今改革開放對老百姓帶來的好處和企業家們熱心公益,造福人民群眾的願望。並說到他們此次來是專門為了改善大石村的經濟和精神麵貌而來的。在一番討論聲中,大家決定到現場看看情況再說。
為了更真切的了解情況,徐副市長和企業家們一起,在村主任楊誌成的解說下,他們慢慢地向村裏正在修建的別墅群和平整土地準備招商引資的地方看了一遍,那些企業家看了現場的情況後,他們紛紛表態,一致同意投資大石村的經濟建設。
有眼光的企業家還問起了學校和村衛生院是否可投資時,王偉從後麵站了出來,他大聲的對在場所有企業家說道:“我們大石村歡迎任何企業家投資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果各位還有更好的項目,我們是舉雙手讚成。”說著,王偉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大石村規劃圖擺在了眾多企業家麵前。
看到這麼年輕的王偉走了出來說話,那些企業家不由用疑惑的眼神看著王偉。這個年輕人是誰,難道大石村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圖是他設計的。正在疑惑之際,看到這種情況,副市長徐震連忙向各位企業家解釋說道:“這裏我外甥,他是做房地產生意的,也賺了些錢,因為他的家鄉在這裏,所以他捐了一個億,目的是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能過上好的生活。但是他明白,他捐的錢,隻能改善村民們的居住條件,但對於就業問題他是愛莫能及,所以他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否通過各位企業家,把你們的實力專業投資到這裏來,你們能夠大把的賺錢,而村民們通過就近務工也能過上好的生活,這也是我今天帶你們這些企業家到這裏參觀考察的目的之一。”
聽到麵前的這個年輕人一出手就捐一個億,他們不由張大了嘴,因為有的老板身價才幾百上千萬的,雖說有幾家實體企業有錢,但要他們捐出一個億,那倒沒有這個實力的。但那些企業老板們都知道,這幾年,房地產企業是最賺錢的行當。但隔行如隔山,他們還是做著自已熟悉的老本行。
說實在的,有些企業家本沒打算到大石村來考察,但他們在石海市有自已的企業,而主管這些的又是這個副市長徐震,所以他們隻好進行友情演出。在大石村看看能否開家分廠的。而有些企業家看到大石村的環境後,他們明白大石村的地理位置比較好,而且大有發展前途。聽說不久的將來,政府將著重加快中西部的建設,這裏將是物流基地,他們是幅射中西部地區的橋頭堡。那麼這裏的人流量將會大幅的增加,所以有眼光的企業家還看上了當地的教育資源。
而這對王偉來說,倒使他眼睛不由大亮,看似建學校解決不了多少就業問題,但是這裏學生多了,相對應的服務業也就多了很多,吃喝住行,要拉攏多少副行業啊,而且教育又是無汙染行業,看來是大有前途的。
為了款待這些遠方來客,村裏也是殺雞宰羊的招待了企業家們一行,在喝著穀酒,品著農家風味菜肴的同時,那些企業家們紛紛表態,一定支持大石村的新農村建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當酒過三巡,王偉舉起杯向眾位企業家們說道:“我們大石村歡迎各位企業家的到來,對於你們在這裏投資建設,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我也在這裏向各位介紹下我們大石村主要發展方向。為了一個宜居的大石村,我們想發展以教育,水產,和各種當地土特產加工企業,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和產品產銷問題,確保大石村生產出來的農作物通過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讓企業老板和當地村民達到互羸的目的,我在這裏祝賀有誌之士的加入。如果你們覺得可以的,就跟我們大石村簽訂初步協議吧。”
說著,王偉一指村主任楊誌成道:“到時候,我們村主任楊誌成一定協助各位了解你們想要知道的情況,來我們幹杯!”王偉把酒杯一舉,現場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
酒宴過後,有些企業家們就依據各自的情況相互商討,成立了大型的合作社,以農戶加公司的模式,簽訂了水產,疏菜,稻米深加工等一條龍服務。而有些企業因為結合大石村村接合部的優勢,辦起了種子,農藥,化肥等農用設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