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四人繼續前行,不知覺間已至西方佛地。但見處處奇花、瑤草、古柏、蒼鬆。家家行善,戶戶齋僧。時時可看到有人山下修行、林間誦經。他們夜宿曉行,走了六七天,這一天忽見不遠處高樓林聳、氣勢磅礴。
唐僧舉鞭遙指道:“悟空,那樓閣真是個好去處!”悟空打趣道:“師父,你之前遇那假境界、假佛像,都要倒頭下拜,今天到了真值界,真佛橡處,怎麼反麵忘了下馬了?”三藏聽了匆忙翻身下馬,轉眼到了山門前。隻見門口站著一個道童,向他們問道:“莫非你們就是東主來的取經人?”孫大聖認識那問話的人,便對三藏道:“師父,他乃是貝山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來接我們的。”唐僧上前施禮,大仙笑道:“你們現在才來,我可被觀音菩薩哄了。她原說兩三年你有們就能到這裏,我年年等候,均渺無消息,如今才等到你們。”已藏趕忙義合掌謝過。師徒牽馬桃擔進入觀後,又與大仙一一見禮,大仙命看茶擺齋,又叫小童兒燒香湯與幾人沐浴,好登佛地。待漱實畢,天色已晚,他們便在玉真觀安歇了。
次日一早,三藏披上錦瀾袈裟,戴上毗盧帽,手持錫杖,登堂拜辭大仙。大仙仍笑道:“別急,等我送你們一行。”鉛空道:“俺老孫認識路,用不著送。”大仙說:“你認得的是雲路,聖僧還未登雲路,自應從本路而行。”大仙笑吟吟領著唐僧師徒,向靈山走去。走過一程,大仙指著靈山道:“聖僧請看,那半空中祥光五色、瑞靄千重之處就是靈鷲d高峰。佛祖聖境。”三藏聽了跪倒便拜。悟空笑道:“師父,別看已經望見靈山了,可還要走好遠哩。若從這裏就開始拜,到頂您得磕多少頭!\\\"大仙道:“聖僧,這裏已到福地,得望靈山,我便回去了。”遂拜辭而去。
悟空引著三藏等繼續前行,緩步登上靈山。走不遠,見一條江橫在眼前,波濤洶湧,約有八九裏寬,四處渺無人跡。三藏驚問:“莫非大仙指錯了路,還是我們走錯了?這江這麼寬,又不見渡船,怎能過去?\\\"悟空笑道:“沒走錯,你看那邊不是有座橋嗎?走過那橋才能修成正果。”唐僧師徒走近一看,原來這是座獨木橋,橋頭有“淩雲渡”三字。
三藏看得心驚膽戰:“悟空,這獨木橋又細又滑,沒辦法走,還是另找路吧。”八戒、沙和尚也不敢過橋,悟空笑道:“這是正路。待俺老孫走給你們看看。”隻見悟空邁開步跳上橋,搖搖晃晃,很快跑了過去,在對麵招呼師父、師弟過橋。三人還是不敢過,悟空隻好又折回來,拉著八戒過橋。八戒哪敢,幹脆橫躺在地上賴著不起。悟空說:“隻有走過這獨木橋,才能成佛。”八戒道:“大師兄,不成佛也罷,這橋實在走不得。”幾人正在爭執、拉扯間,忽見不遠處有人撐過一隻渡船來,叫道:“上船,上船!“悟空火眼金睛,認出來人乃是接引佛祖,但他卻不點破,隻管催師父、師弟們上船。三藏正準備上,突然發現這船竟是個無底的,又驚疑不決不敢再上。悟空見狀,猛地把三藏推上船。三藏一下歪進船裏,堪堪栽倒在無底船中。撐船人一把扯住三藏,幫他站穩了腳。悟空又引著八戒、沙僧挑擔牽馬。
見師徒幾人都上了船,那佛祖便撐船離岸,這時隻見從上遊漂來具死屍,唐僧大驚。悟空笑道:“師父別怕,那屍首乃是你的肉身。”八戒、沙和尚也連聲說:“是你!是你!”那撐船的也說:“是你!可賀,可賀!”
不一會兒,師徒們便穩穩當當過了淩雲渡。三藏因洗淨凡塵,行滿成佛。於是跳上岸時,也感到無比輕鬆。等他們扭頭再看,那無底船兒早已不知去向,幾人遂回身繼續前行。一路上隻見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瓊花,曲徑旁紫芝香蕙;又見仙猿摘果,白鶴棲鬆;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晃晃花磚鋪瑪瑙。蕊宮珠闕,寶閣珍樓;浮屠塔顯,優缽花香…
他們逍逍遙遙走上靈山之巔,來到雷音寺山門前,四大金剛出來迎住唐僧師徒,一層層往裏傳報。佛祖大喜,即召聚八菩薩、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分列兩行,召唐僧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