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思棠看都沒看他一眼,擦了下手指上沾到的一點點血跡,確認周遭無人發現後,她才若無其事地離開。
往毓秀宮走的路上,寧思棠還在想著方才的事,她的身世是個秘密,也不知道那老太監怎麼知道的,不過他有一點倒是沒說錯。
自己的確不是寧家的女兒,她姓唐,是唐國公嫡係之後,幾百年前唐氏先祖乃是開國皇帝座下的第一猛將,靠著一身超凡武藝和帶兵本領打下了大魏大半江山,因功勳卓著,被太祖皇帝封為開國第一元勳,位列淩霄閣九大功臣之首,死後更是成為與太祖皇帝同葬陵寢的唯一一位臣子。
唐家身為大魏第一世家,世代忠良,到了寧思棠父親這一代,西北雲霧國崛起,屢屢挑釁,攪得邊境民生苦不堪言。父親毅然拋下優渥的京城生活,主動提出駐守西北對抗雲霧,之後三十年屢建戰功,被西北百姓奉為“戰神”。
可惜樹大招風,加上大魏曆經十幾位帝王後開始顯露衰弱的勢頭,先帝昏庸無能,卻始終對唐家累累軍功心有忌憚,隻是礙於當時的民心遲遲沒有動手。
直到寧思棠六歲那年,突然有一天,老皇帝下了一道旨意:誅唐氏全族!——罪名是通敵叛國,勾結雲霧,意欲謀反。
說來可笑,如此驚天大罪,定罪的證據卻少的可憐,隻有陳皇後和她兄長的一麵之詞,還有幾封不能確定真偽的信件,便要了唐氏一族上百口人的性命。
當時的寧思棠不明白,後來才知道,陳皇後曾經對父親屢次求愛,被拒絕後因愛生恨,惡毒地捏造證據,陷害忠良,害得她唐家家破人亡!
寧思棠抬起頭,麵無表情地看了眼近在眼前的毓秀宮。
當年的陳皇後,如今的陳太後應該就坐在裏麵吧?
太好了,謀劃了整整十年,她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她要入選,要做寵妃甚至皇後!她要借用帝王的手,像當年一樣,讓陳氏一族血債血償,讓加害者付出百倍甚至千萬倍的代價!
毓秀殿前,已有二十幾位姿容出眾的秀女們站在一起等候傳召,珠翠環繞之間,秀女們或是壓低聲悄悄交談,或是仔細檢查自己的衣裳首飾。
寧思棠靜靜地站在隊伍中,不像旁人那般緊張,反而對接下來的殿選心生期待。
“各位姑娘們有禮了。”一個身穿綠袍的圓臉太監走到眾人麵前,行禮後笑嗬嗬地道,“接下來咱家念到誰的名字,誰便跟著進去,五人一組,切不可亂,否則...”
他後麵的話沒說完,眾人心裏也都明白,殿前失儀,輕則失去選秀資格,重則可是要被問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