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信仰(1 / 2)

PS:看《以吾主安妮恩之名》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在靈眼之中,信仰的浪潮圍繞著自己的身軀,一圈一圈不斷旋轉凝聚,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漩渦。所有的情感都在其中彙聚,無論是信仰,忠誠,尊敬,愛戴,還是恐懼與怨恨。盡管與肉身無礙,但是在靈體的層麵上,卻能清晰的感應到。

三千餘名虔誠的信徒,九千餘名泛信徒——嚴格來說,其實其中有些人的信仰還算的上虔誠,隻是時間太短,積累的功勞不夠,所以還未能脫離奴隸的身份——其總數目已經達到一萬兩千餘,再加上近兩年的積累,如果放在前世,以安妮恩的能力,其實已經可以成神——但是在這個世界,還遠遠不夠。

來自於前世的那一點神性與此世始終有著微妙的排斥,即便經過轉生,也無法徹底融入——伴隨著她的不斷成長壯大反而愈發凸顯出來。而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與了解,更遠不能和上一世相提並論。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成神,根據安妮恩的計算,她所需要的信徒數量為——三十萬,而且其信仰必須達到一定深度——若是那種泛信徒,其數量還要再擴大十倍以上。

這無疑代表著,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安妮恩是別想著成神呢。

然而缺乏神明的護佑,也許在初期麵對的都是一些隻有祖靈庇佑的部落的時候還沒有關係,但是一旦日後碰到有著神明庇佑的城邦,那麼無疑先天上就處於劣勢——甚至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層次。更不用說,伴隨著人口的增長,自然會有無數異靈,祖靈和自然靈在其中謀取信仰——當年太祖那句話怎麼說的?思想這塊陣地,我們不來占領,敵人就會來占領。而同樣也可以這樣說,信仰的領域,我不來占領,敵人就會來占領。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安妮恩來說,內部的純粹性比規模更為重要——寧可先暫緩擴張的腳步,也要確保每一個人都足夠忠誠可靠,信仰堅定,並且擁有著足夠的才能。否則的話,一旦數量過多,那麼帶來的負麵效果無疑要遠遠超過正麵,嚴重拖累她前進的腳步——甚至帶來內亂與反叛。這無疑是安妮恩需要盡力避免的。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數目和規模之下,以安妮恩的能力還勉強能夠保證內部的純潔性——但是當人口過萬,過十萬的時候呢?又要如何在這個有神世界保證他們的純潔和堅定?畢竟即便有著前世的經驗,有著神靈的部分特性,但是安妮恩依然不是神——而這個世界,存在著無數異靈,祖靈,自然靈以及其他神。

一個確定的目標,一條明確的道路,一整套完善的規章製度——然而這些,依然還遠遠不夠,要想將它們凝聚為一個整體,保證內部的純潔性,還需要文化與道德——然而對於目前安妮恩隻有區區幾千人,曆史不過兩年多的部落來說,完整的文化道德體係無疑還相當遙遠,僅僅隻有一個模糊的大概——隻有人類對於自己過往人生的總結,對於曆史的反思,隻有漫長時間的沉澱,才能最終誕生出安妮恩想要的果實。

然而種子,現在就已經可以撒下了。

安妮恩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在她麵前攤開的是一張略微有些發黑,而且相當粗糙的紙張——然而實際上,就算是這樣的紙張,也直到三天之前,才成功製造出來,代表著整個部落目前最為先進的造紙工藝。不是不想製造出更為優良的紙張,隻是盡管安妮恩的腦海中有著完整的知識,但是不要忘記,這個世界,和原來的世界是不同的——單單隻是找出適合的植物,便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枯燥的實驗,可說是純粹的水墨功夫。

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安妮恩來說,有太多的事情排在這區區的紙張上麵——衣食住行,哪一項都比這紙張更加迫切,更加關係切身之利害。

房子已經建造的差不多——盡管跟她原本的規劃差了相當的程度,但是在現在這個缺乏各種精準度量衡,連最基本的算術都沒人會的時代,實在也不能苛求太多。至少現在已經確實能夠保證每一個人,包括少量的奴隸,都能夠有房子住——當然,大多數的奴隸,還是隻能住洞穴和地窖,甚至直接露天睡。

種植業和畜牧業也都已經發展出了雛形——這所挑選出的三種植物和兩種畜類,還是安妮恩自己親自抽出大量時間前去篩選出來,並傳授培育之法的。在這方麵,能夠比凡物更加直接的洞察萬物本質與特性的神靈,無疑有著天生的優勢——更何況安妮恩還有著來自上一個時間的經驗與知識。盡管無法直接套用,但是由於宏觀上一定程度的相似,還是能夠加以借鑒,減少時間成本。

衣物也差不多完全普及——不包括奴隸,此刻的生產力還遠未達到那樣發達的程度。實際上就算是這些所謂的衣物,嚴格來說,其實大多也不過就是一塊經過鞣製,然後再加以修剪的獸皮。至於紡織業什麼的,連最基礎的類似於地球世界棉花的作物——由於習慣,姑且還是將之直接稱之為棉花——都才剛剛迎來第一波收成,先不提後續的各種手續以及浪費在摸索嚐試上所要花費的時間與功夫,單單是這產量,便隻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