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戰爭(2 / 2)

維波切特利的軍隊已經與埃裏維斯所屬的城邦軍隊正麵迎上,數百人奔跑在大地上,不斷的發出吼聲,衝撞在一起,由於生產力的落後,織造技術的落後,無論是堅硬的鎧甲還是柔韌的皮甲此刻都尚未成建製,大規模的出現並裝備在他們的身上。

青銅製的長矛刺穿柔軟的肌膚血肉,還有骨骼,在兩支軍隊碰撞擠壓在一起的過程之中,有無數的血花產生,而同時還不斷有青銅與血肉骨骼摩擦的聲音產生,但是這些聲音,全部被更加高昂,激烈,而且蘊藏著無數強烈情緒的嘶吼所掩蓋。

而其中,維波切特利軍隊為首的,則是一位神殿武士,血液在體內微微沸騰,那是秘術的力量,讓他變得更加強壯,敏銳而且迅捷,而帶來的,則是對對方軍隊高效的殺傷。而同樣的,對方也同樣有這麼一個人存在著——在現在這種時代,對於一個將領來說,高明的武藝,無疑比統兵的技術更加重要。

兩人的目光刹那對上,並在同一時間,感受到了對方那帶來的如同針刺一般的威脅感,不約而同的,在這混亂的戰場之上,同時向著對方迎去,青銅製的長矛在空中揮舞,碰撞,摩擦,並在短短的時刻之後分出了勝負——盡管對方的將領也非常精銳而強大,但是相比較於維波切特利兩千餘年經驗曆史累積,專門培養出的神殿武士來說,無疑就頗為不如了。

血液在空中飛舞,伴隨著對方屍體倒落在塵土之中,兩支軍隊之間,個體戰鬥力,還有組織紀律之間那巨大的差別,立刻就顯現出來——正如同洶湧的潮水漫過層層的堤壩,不斷的前進滲透,將對方原本還算秩序井然的陣列一步步撕裂粉碎。這正是維波切特利,舍棄了其他一切,專精於戰爭和死亡,所培養出的精銳軍隊。

這隻是一處戰場上的事情,實際上,除了這個地方,還有許多其他地方,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情——維波切特利所派出的軍隊,可不隻一支。

每一個神殿武士,都帶領著三百人的軍隊,而其中特別傑出者可帶領五百——安妮恩正是其中一個。他們如同利齒一般切入了對方領土,將對方的軍隊撕開。

依賴於神明的信息傳遞係統,在神明存在時固然有著遠遠超越於時代的便利,但是也正是因此,一旦神明不存在了,那麼同樣也會幾乎徹底癱瘓——這也正是小隊出動而非集結大軍的原因。

拖延住對方神明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之中取得最大的戰果,效率和時間,無疑是最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數百人一隊的行動,無疑是最為高效率的,既保持了機動性,同樣也保證了攻擊性和殺傷力。而且除此之外,隱蔽性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要想在對方神明眼皮底下遮擋住數百人就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呢,何況更多?

也正是因此,方才以伯利克裏為先鋒,帶領全由神殿武士組成的精銳,一路突襲,直插入對方腹心——因為這正是在祂遮蔽範圍之內,而自身軍隊則以三五百人一隊,由神殿武士分別帶領,緊隨在後,以距離和地域加以自身神力,來阻攔對方的探測。

直到兩位神明衝突正式爆發衝突之時,方才突入對方領地,進行侵略——而這個時候,對方的軍隊正因為接受不到神明的信息而變得無比遲鈍——與維波切特利神殿武士同時兼任將領和祭司不同,在埃裏維斯的城邦之中,將領和祭司往往並不是同一個人。相比較於維波切特利而言,埃裏維斯的城邦,其職位分化無疑要更加細致。

盡管此刻還處於在一個相當蠻荒蒙昧的時代,但是由於信仰的原因,這個世界士兵的士氣和鬥誌離近現代那種為了同一個理想,有著深刻覺悟的士兵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無疑卻已經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這也正是在與神明失去了穩定的聯係渠道之後,依然能夠組織起抵抗的原因之所在——當然,這也和他們依然能夠感受到神明的存在,僅僅隻是無法進行順暢的信息交流有關。

然而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所能組織起的抵抗,無疑相當微弱——像剛剛那樣一處戰場上那樣激烈的抵抗,實際上非常少有。

大多數時刻,都會呈現一種單方麵的碾壓——比如說安妮恩此刻所經曆的。

長矛在手中有規律的動作著,宛如波浪,沸騰的血氣推動著自己的肌肉與骨骼,讓每一個動作都變得更加快速,有力,敏捷。每一個動作,都會讓長矛準確的貫穿對方的喉嚨,機械,規律——以及高效。

而在其中所呈現出來的,無疑是已經幾乎接近人類極限的境界。

每一步踏出,都會有一個人倒下,而在這無數血肉屍體之中,生死交錯之間,安妮恩所感受到的,卻是一種宛如閑庭信步般的悠然——這是唯有超凡入聖者才有的感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