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唐朝那些事(7)(1 / 3)

唐中期的曆史變亂給唐宣宗留下的是一個宦官專權、朋黨相爭、藩鎮割據的殘破帝國。然而,他卻憑借自己的謀略智術,不但一舉消滅了為患帝國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而且極大地遏製了一貫囂張跋扈的藩鎮勢力和宦官勢力,最終還把淪陷於吐蕃人手裏將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複,使十分敗壞的唐朝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麵,史稱大中之治。

【酷評】

唐宣宗無疑是可怕的,任何人都該慶幸自己的敵人裏沒有唐宣宗這樣的人。因為他太能“韜光養晦”,太能“不動聲色”,太能“隱藏自己”,最可怕的是,他沒有特別的嗜好,所以能不浪費精力,在關鍵時刻突然發動攻擊。一個沒有特別嗜好的人往往是內心強大,有著匪夷所思克製力的人。希特勒很少喝酒,從不吸煙,不縱欲,儼然是個清教徒。他同時代的偉人斯大林嗜酒如命、丘吉爾煙不離手,但是,希特勒挑起了血流成河的二戰,在人們心目中是標準的魔鬼。對於這種行為習慣不符合常理的人,我們最好敬而遠之。

§§§第十三節黃巢國考失敗的後果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一個儒生屢次名落孫山之後發出的誓言。N年以後,這個儒生實現了自己的這個殺氣騰騰的誓言,真的做到了“我花開後百花殺”。於是,上百萬人死於戰亂中。

這個讀書人就是黃巢,唐末農民大起義的領袖。

公元875年,黃巢響應王仙芝的起義,成為唐末那場農民起義的又一個發起人,並在王仙芝戰死後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

黃巢本來是個書生,他的理想是考中進士,進入統治階級內部,然後跟官僚們一起喝酒吃肉,過小康生活,但腐朽的帝國卻無情地拒絕了他。

隨後,他並沒有選擇參軍,而是正式步入了販賣私鹽的行列。就是在這個行列裏,他碰上了率先起義的王仙芝。

有壓迫就有反抗。公元874年,由於實在無法忍受朝廷的高壓政策,王仙芝聚集了幾千個農民,在長垣發動起義。他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直接打出“均貧富”的口號,譴責朝廷官吏造成貧富不公的罪惡。這個口號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黃巢看到當年的哥們已經動手了,於是也起兵響應。一場顛覆帝國的起義終於爆發了。

起義起初進行得很順利。黃巢起兵後不久便和王仙芝彙合,轉戰山東、河南一帶,接連攻下許多州縣,聲勢越來越大。朝廷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將領鎮壓起義軍。但是各地藩鎮都害怕跟起義軍交鋒,使自己實力受損,於是互相觀望,一時間唐王朝束手無策。

眼見硬的一套不行,朝廷就采用軟的手法。在起義軍攻下蘄州的時候,朝廷便派宦官到蘄州見王仙芝,封他“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的官銜。王仙芝聽得有官做,迷了心竅,表示願意接受任命。

黃巢因沒有得到官位,很氣憤,責備王仙芝說:“當初大家起過誓,要同心協力,平定天下,現在你想去當官,叫我們弟兄往哪裏去?”

王仙芝還想搪塞,黃巢掄起拳頭,朝王仙芝劈頭蓋腦地打了過去,直打得王仙芝滿臉是血。旁邊起義將士也你一言我一語地罵王仙芝。王仙芝知道理虧,隻好認錯,把朝廷派來的宦官趕跑了。

這麼一來,哥倆也隻能分道揚鑣了。王仙芝向西,黃巢向東。不久,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戰死。起義軍重新會合,大家推黃巢為王,又稱衝天大將軍。

王仙芝的死給了黃巢獨立領導起義的機會,也給了他與朝廷討價還價的最好籌碼。當時,官軍在中原地區力量比較強,起義軍進攻河南的時候,唐王朝在洛陽附近集中了大批兵力準備圍攻。黃巢看出朝廷的企圖,決定選擇官軍兵力薄弱的地區,於是帶兵南下。他們順利渡過長江,打進浙東。起義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接連打下越州、衢州,接著又劈山開路,打通了從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甌)的七百裏山路。經過一年多的征戰,一直打到了廣州。

在圍攻廣州的時候,黃巢便通過唐浙東觀察使崔和唐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二人替他向朝廷上書:隻要朝廷授予他天平(今山東東平北)節度使,他便願意歸順。之所以是天平節度使,而不是其他地方的節度使,一是因為天平富饒,二是因為黃巢本人是山東人。當然朝廷沒有答應。

黃巢一怒之下攻破廣州,但同時他開始猶豫了,想著遠方的長安,他不由得對前途有些茫然。他再次找人上表,要求封他為廣州節度使。看樣子他已經準備做出讓步了:不用到山東,在廣州當個地方諸侯也不錯嘛。但朝廷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對於這種地位卑下的起義者,朝廷一貫的政策是誅之而後快。他們的邏輯是對於那些地位比較高的如節度使之類的叛亂可以姑息養奸,因為他們也算是出身高貴的人,而對於這些犯上作亂的草根階級則決不姑息。在這一點上,帝國的階級論一清二楚。

朝廷沒有回應,而廣州城內卻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手下的將士們也開始想念北方的煎餅和大蔥,都紛紛請求向北發展。這時黃巢對朝廷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於是便決定帶兵北上。朝廷命令荊南節度使王鐸、淮南節度使高駢集合大批官軍沿路攔擊,結果被黃巢起義軍各個擊破。起義大軍順利地渡過長江,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高駢推說得了中風症,躲進揚州城不出來應戰,黃巢帶著人馬浩浩蕩蕩地直奔東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