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卦 屯——創業之路起步維艱(2 / 2)

卓氏家族的艱苦創業

卓氏是西漢前期著名的冶鐵世家,其家族一麵采礦煉鐵,一麵打製鐵工具售賣,是手工業和商業兼營的大企業主。《史書》記載,卓家有奴仆八百人,從中就可知道卓家有多麼富有了,所以當時有不少權貴和文人都爭相去巴結卓家。

司馬相如在卓家作客時,和卓王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一見鍾情。雖然司馬相如當時已經是著名的詩人,又文武雙全,擅長劍術,還曾做過漢景帝的武騎常侍,而且生得一表人才,但財大氣粗的卓王孫仍不把他放在眼裏,最後迫使卓文君隻得以私奔的方法去追求自由的愛情。

但是,創建卓氏王朝的老卓氏最初隻不過是一個“遷虜”。秦始皇攻滅其他國家之後,為了防止各國的遺民叛亂,強行將六國富豪遷徙到關中定居。所謂“遷虜”就是指這樣的一群人。

當時卓家已被剝奪到全部家產用一輛獨輪小車就能裝滿的狼狽地步。在去四川的途中,老卓氏夫婦一個人在前麵用繩子拉車,一個人在後麵推,景況相當淒慘。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老卓氏仍不忘一路走,一路不停地尋找創業的機會。

當時,四川大部分地區尚待開發,條件比較艱苦,所以其他“遷虜”都爭著拿出自己有限的“餘財”去賄賂押送他們的官吏,希望能把自己安置在靠近中原的地方。唯獨老卓氏為了找到適合自己創業的地方而願意遠遷。一直走到臨邛縣,才要求定居在那裏。

老卓氏為什麼選擇在當時尚屬邊遠山區的臨邛縣定居呢?因為臨邛在岷山腳下,距離鐵礦很近,開采較為方便。老卓氏認為,在這裏定居,可以充分發揮卓氏冶鐵世家的專業特長,便於老卓氏重操祖業。而且臨邛臨近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精明的老卓氏一眼就看出,這裏不僅有足夠的廉價勞動力供自己使用,還可為自己打造的鐵製工具提供廣闊的市場。因為當時少數民族地區種田普遍使用石製、骨製或木製工具,所以先進的鐵器容易打入並占領少數民族市場。

劉邦統一中國後,為了恢複社會經濟,采取了拆除關津障礙,任憑商品自由流通;開放山林川澤,聽任民間自由冶鐵煮鹽政策,這一寬鬆的經濟環境,為卓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雖然當時卓氏一無所有,但冶鐵業的前景無疑是充滿生機的。

老卓氏在臨邛安頓下來後,重操舊業,以打製鐵工具為生。兩口子不分黑夜白晝,辛勤操勞,經過幾年艱苦的創業,卓氏終於富裕起來了。到了漢武帝時期,卓氏已成為滇、蜀一帶的首富。到卓王孫時,不僅為卓氏鼓鑄的工匠已有千人之眾,而且卓家的土地和園林也多得無法統計。據司馬遷說,卓氏子孫在自己的家中宴飲行樂,在自己的土地上釣魚打獵,其生活的奢侈豪華可以和君王相比。

屯卦的彖辭說,屯卦象征初生,陽剛陰柔開始結合,艱難也隨之產生。但能在艱險之中奮發圖強,結果是極為亨通的。老卓氏的創業史正好印證了這句話。假如當初不是老卓氏在艱難的環境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並為此辛辛苦苦創業,其後代哪能過上那般滋潤的日子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