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輯一 百年修得做人之道(1)(2 / 3)

又有一幼年孫兒問道:“此為守信,那麼失信又如何呢?”

老太公說:“我這亦有一故事,《鬱離子》中曾記載,濟陽有一商人過河時翻了船,有個漁夫經過,商人大聲呼救說:‘隻要你救我起來,我便給你一百金作為酬謝。’漁夫便欣然將其救起,待到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賬,原本說好的一百金隻拿出了十金給漁夫,漁夫責怪他言而無信,商人卻不屑道:‘你平日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這次一下子就得到十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漁夫隻好悻悻而去。不曾想,後來商人再次於過河時翻船,向四周求救,有人欲救,曾經受騙的漁夫便攔阻道:‘這是個不講信用的人。’於是商人便被淹死了。”

一幼孫拍手明白道:“一信字當真關乎性命也。”

老太公頷首說:“吾等當以信字為立身處世之本,切記,切記!”

另一幼孫問道:“此為立身處世之術,那又該如何待人接物呢?”

老太公說:“待人接物不過一‘恕’字可概括。三國時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由蔣琬擔任宰相,其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語。即使是蔣琬與他對話,亦是應而不答,便有人在蔣琬麵前不忿,說楊戲如此怠慢大人實在不像話。蔣琬卻笑道,人各有脾性,讓楊戲當麵稱讚我,那不合他的本性,讓他當麵說我不是,又會讓我下不了台,因此他便隻好默然不語了。以後,便有人稱讚其‘宰相肚裏能撐船’了。這便是與人交往時當以寬仁為本,爾等可記住了?”

眾幼孫皆麵露明白之色,齊聲道:“謹記於心!”

點|睛|智|慧

一個人若是沒有信用,那麼別人就不願意和這個人交往,因為沒有人會在吃虧後再度相信此人。久而久之,這個人不講信用的事情就會被所有人知道,大家因為不願被騙自然就會遠離此人。最後,這個人的處境就會變得越來越孤立,最終成為孤家寡人。所以說,立身處世,講信用是十分重要的。

而寬恕忍讓,則能夠在與人交往中使得雙方關係更加融洽,若是一味較真不肯退讓,雙方拚命頂牛,誰也奈何不了誰,結果隻能是分道揚鑣;即使分出了勝負,朋友之間的友情也肯定完蛋。所以,寬恕退讓並非軟弱,而是待人接物中的大智慧。

第三節大智慧與小聰明

老祖宗說話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甘願受人欺負的人,必定不會是懦弱之人;自認為聰明的人,終究是糊塗的人。

過來人的故事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和同行的駝隊走散了,不過好在他們身上帶的食物和水都還在,而且也還算充足,因此他們並未有多麼慌張,而是選定一個方向艱難地跋涉著,期待能夠走出沙漠。

上天就像個愛開玩笑的小孩,迷路的兩個人走著走著,居然發現了一處不知道埋葬在沙漠中多少年的古跡,兩個人興奮地在其中翻找撥弄著,很快就找到不少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兩人將東西歸到一起,開始“分贓”,其中的高個子強行拿到了分配權,矮個子對此並沒有說什麼,而是聽之任之。

高個子自詡聰明過人,在分配過程中動了點小手腳,使得自己分到的部分要多於矮個子的。矮個子雖然知道有這麼回事,卻還是什麼都沒有說。

兩個人分完東西後,各自背著自己的那一份繼續沿著之前選定的方向走下去。

走了一段路程之後,高個子回想之前分東西時矮個子一副受氣包的樣子,心思又活動起來,看了看身上帶的食物和水還有不少,於是從中取出少得可憐的一點兒對矮個子說:“喂,聽著,把你分到的財寶拿一半出來,不然的話……哼哼!當然,我也不會白拿你的,我會拿食物和水跟你換。”

高個子說完,晃了晃手中那少得實在不像話的食物和水。

矮個子想了想,一聲不吭地卸下一半的財寶,然後默然地從高個子手中接過了那點“交換品”。

成功攫取了“戰利品”的高個子隨後在路上一直都得意不已,暗中將自己佩服得不得了,同時更是在心裏認定矮個子是個好欺負的人。

又走過了一段路程,高個子不時地會嘲笑挖苦一番矮個子,見到矮個子仍是默默忍受、甘於受欺的樣子,便越發肆無忌憚起來。最後幹脆也不和他玩什麼交換的戲碼,直接將矮個子身上所有的財寶全部搶了下來。

對此,矮個子隻是歎了口氣,然後隻帶著自己的食物和水,離開高個子自己走了。

很多天以後,背著全部財寶的高個子在沙漠中陷入了困境,因為背著一大堆東西的緣故,高個子體力和身體的水分消耗得很快,原本可以支持很多天的食物與水陷入了告罄的狀態。可是高個子卻舍不得扔掉那些財寶,要知道這些寶貝一旦帶回去,下半輩子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就這樣,高個子咬牙堅持著,幻想著回家後的幸福生活,一路艱難的跋涉……

一個月之後,高個子的屍體被矮個子帶來的救援隊發現了,矮個子看著高個子死了都不肯放手的財寶,搖了搖頭說:“你自以為聰明,總以為我好欺負,卻沒有想明白,在沙漠裏,能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