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回到屋內,盤腿而坐。淦戡欒拿出夲,放在跟前。幾句密語,便開始將他們帶回到千年之前。那是他能追蹤到朱軼氣息的源頭。
第一世。
朱軼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山村,住在半山腰的小房子裏。父母憨厚,五個孩子,朱軼是老幺。一家七口擠在一張大通鋪上。隨著兄弟姐妹一個個離家謀生、嫁人,家裏就剩朱軼在家幫忙。
這一世,過得簡單。叢林是樂園,小動物是玩伴。沒有上過學堂,全是通過爹娘的教導,耳濡目染,學會了樂觀的生活態度。
父母離世後,她一人住在老房子裏。沒有婚嫁,沒有子女,養了兩隻大型犬相伴。兄弟姐妹住得遠,都在不同的山頭,漸漸地,互相之間的聯係淡了。
白發蒼蒼的某一天,她在樹下長眠,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在她身上,已經溫暖不了她了。兩隻犬在一旁趴著。隨著四季更替,他們化做春泥,與樹林融為一體。
第二世。
生在一個動亂的年代,父親帶著他們一家四處躲避戰爭。父親是個獵人,平時以打獵為生。家裏隻有朱軼一個孩子,母親在動亂中早產離世。父女相依為命。
世道不安,山林多妖,想要安穩過日子並不容易。朱軼扮成男子與父親加入了某一個軍營,隻求能有一口吃的。顛沛流離十年,父親在一次打鬥中喪命。她滿臉是血,背著已經隻剩一身皮骨的父親離開了軍營。
她一人一直往東邊走去,在一個繁榮的小城住了下來。憑著勤奮踏實,在一戶官宦人家謀得一份漿洗的活兒。這一幹就是十幾年,年老體弱,府裏的管家就把她趕了出去。
步履蹣跚的她,拿著一個小包袱,往附近的一處寺廟走去。在寺廟中,她靠著這些年攢了一點私房錢,加上自己能幫著灑掃,一住又是十幾年。這期間,她見了太多太多來求平安、求子嗣、求財富的貴人。包括,她之前的東家。
最後,在寺廟離世。被葬在一棵小樹旁。
第三世。
家住城郊,父母是小商販。朱軼從小聰明伶俐,擅長計算。小小時,就能幫著計數。不到十歲,就在城中支了個攤位。
她在城中做生意,一個小公子常常從她的攤位路過。時間久了,他們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不知對方姓名,但遇見時,總會相視一眼,點頭之交。
世事無常,天災人禍說來就來。小城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許多人都被衝走了。朱軼不善水性,但在洪水中幸運抓住了一塊木板,隨著水流飄著。在路過一棵老樹時,她奮力抓住了樹枝,留在了小山坡上。
可是,洪水持續時間太久,她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嚴重。最後,就留在了那棵大樹。
“哎呀,有什麼好看呀?”她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要出去走走。
淦戡欒陪著她在小島上散步,“凡是不是都有因果的嘛,通過這三世,你也能看到一些關聯吧。”
“生於叢林,歸於樹木?”朱軼覺得那是別人的人生,普世之中總有這樣的人在經曆著這些。看得她眼睛累,頭暈腦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