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團圓飯(1 / 3)

秋風忽起,天氣漸涼。

王文鳶抄錄完一天的案牘,在庫房裏領了今日的酬米,便回到了胥吏所居住的草舍。

他見左右無人,拿起米袋仔細的稱了稱,不多不少,正好一斤。就從裏麵捧出了二兩,另裝了個袋子,將那二兩白米藏在了床底下的鐵盒裏。

未免被人發現,又仔細的蓋上了一堆幹草。

之後拿著剩下的八兩白米,離開縣衙,快步往家裏趕去。

明月高掛,天已黑了,王文鳶不禁加快了腳步,想在半個時辰內趕回家中。

歲大饑,人相食。如今正值災年亂世,家裏四口人,都等著他這些米下鍋。

好在一路上還算安全,今晚並沒有難民在路上流竄。

王文鳶平安無虞的來到村口,一顆心剛剛放下。忽然,村口大槐樹後跳出來一道人影,還未見麵就大聲喊道:“把米拿來!”

王文鳶心中一驚,拉個架勢正要迎敵,又聽那聲音嘻嘻一笑,叫道:“二哥,是我呀!玲瓏!”

王文鳶頓時鬆了口氣,故意板著臉,哼道:“小小女賊,竟敢攔住本公子的去路,實在不知天高地厚。不過,念在你乖巧可愛,長的又漂亮,拿去吧!”

他從懷裏取出米袋,拋給了麵前的少女。

玲瓏吼哈一聲,學著武者的模樣跳起來接過,有板有眼的施了一禮,笑嘻嘻的道:“謝文鳶公子賞。”

隨後便拉著王文鳶的胳膊,噓長問短的道:“二哥,今天公文多嗎?工作累嗎?怎麼這幾天回來的這麼晚?”

“告訴你呀,白天我和爹爹去山裏挖野菜,挖到了滿滿一大碗,還碰到了一隻鬆雞。可惜沒有捉到,不然今天八月十五,咱們就有肉吃了。”

“不過你放心,等明天,我和爹爹再去山裏看看,一定要將它拿下了,給你燉雞肉吃……”

她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王文鳶隻麵帶微笑,靜靜的聽著。

越過破敗的村口,穿過無人的村落,再走幾步,就能見到盡頭處的一座泥瓦院。

院內卻無動靜。

王文鳶心裏擔憂,越走越快。

等來到近處,透過大門,他看到院子裏已經生起了火,鐵鍋架在火上,鍋裏的熱水煮的嘶嘶作響。火堆旁邊放著一張木桌,桌子上擺著一碗蒸熟的野菜。

父母和大哥,正坐在桌子旁,無聲的等待著。

王文鳶稍稍安心,兩步跨過大門,說道:“爹,娘,我回來了。大哥,米也帶來了。”

玲瓏跟在身後,高高舉起手中的米袋,驕傲的眨巴眨巴眼睛。

老父親刷的站了起來,看看王文鳶並無異狀,總算把心放回了肚子裏,說道:“好,回來就好!趕緊做飯吧!”

玲瓏立刻跑到鍋旁,一邊喊著:“我來!我來!”一邊小心翼翼的取了一半白米倒了進去。

沸水瞬間止住,煮了幾息,漸漸冒出絲絲白氣。待過了片刻,白氣越來越多,終至霧氣騰騰,如那油烹的肘子、火烤的肥羊。

父子五人,都不覺猛咽口水。

米粥滾了幾滾,玲瓏便拿起陶碗,先滿滿的盛了一大碗,擺在王文鳶麵前,一本正經的道:“二哥每天都要當差,最是辛苦,這碗給二哥。”

王文鳶笑了笑,並未說話。

玲瓏又盛了一大碗,放在大哥麵前,說道:“大哥身體不好,要多補補,這碗給大哥。”

大哥笑道:“玲瓏長大了,真懂事。”

玲瓏嘿嘿有聲,努著鼻子道:“這個當然!”低下頭繼續盛粥。

四人的粥都已齊了,鍋裏也就沒剩下多少。玲瓏給自己盛了小半碗,吧唧吧唧的道:“我歲數小,飯量也小,吃不了太多,今晚就吃半碗吧!”

她不敢去看幾人,兀自埋下頭,呼嚕呼嚕的喝粥。

父母和大哥看不下去,數落了她一頓,紛紛把自己碗裏的粥挖出來一些,放在了她的碗裏。

玲瓏撇著嘴巴,極不情願,一直說自己吃不了那麼多。

老父親道:“如今正處在亂世,今年又是災年,外麵到處都在打仗。咱們一家人要一條心,一起度過這個難關。玲瓏,以後不要再耍這種小聰明。你大哥要吃飯,你二哥要吃飯,你也要吃飯。”

玲瓏低下頭,一邊繼續喝粥,一邊哼哼唧唧的道:“知道啦,知道啦。”

老父親又看向王文鳶,說道:“咱家五口人,全指望你這一天一斤米了。你在衙門裏自然無事,可外麵流寇極多,你在來回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王文鳶道:“我明白。”

老父親笑了笑,這才說道:“吃飯,吃飯。今天八月十五,咱們一邊賞月,一邊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