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病不起,曹操以劉備的五千匹上等戰馬交換張飛。並要求劉備一直向自己出口戰馬,劉備勢弱,隻能依附曹操。並州又被董凡取了。
公元211年,董凡重修洛陽,發展經濟。孟達欲投奔宋國,被曹操殺了。
自此,董凡有了與劉備曹操同時抗衡的能力,三國鼎立趨於穩定。34歲的董凡從此與喬雨和蔡琰纏綿,過上了一般的皇帝日子。諸葛亮雖欲伐並州,卻在晉陽被賈詡和法正防住,曹操雖欲從水軍西進,卻被司馬懿守住。
公元215年,董凡的長子董天為將,參與晉陽守衛戰,董天極善習武,得黃忠真傳。
公元216年,董凡的次子董良與趙雲,馬超等將領交好,他認為若要攻打宋國,應先取小郡,增建城池,利用騎兵優勢,擴大據點,以小鎮包圍城池,得董凡讚賞。
從而請命東征,與鄧艾,薑維,趙雲5W東征,被陸遜攔擊。陸遜3W以拒馬,連弩阻止騎兵突進,同時從汝南調呂蒙4W出兵,薑維又帶兵4W反包夾,擊退敵軍取下潁川。
董良如此計劃,卻不知道曹操已經率兵去攻伐南陽,卻不知道曹操突然發兵六萬抄古城,安樂兩郡,欲取南陽。董良進無可進,退不敢退。
且南陽守軍僅兩萬,必不是曹操對手。就在這時董凡親自率五萬兵從洛陽出兵,與董良會合後,留鄧艾留兵兩萬守城,自己與董良,薑維殺向曹軍。最後曹軍敗退,秦軍占領潁川。軍事活動日益激烈。
此後,陸遜多次征潁川,想打拖延戰,董良三人率兵與陸遜對峙,多次將陸遜拖垮。
公元220年,秦國工商業發達,西方國力發展強盛。軍力齊備,而宋國則全靠曹操一人的威信凝聚所有人,調動各軍應戰。
曹操去世,秘不發喪,想待曹昂完全接管宋國大權後再公開死訊。秦國本不知道曹操已死,但同年,曹操的兩名心腹,程昱,夏侯惇相繼去世。
董凡遂大舉攻擊曹軍,陸遜本守汝南,但宋國內部局勢不穩,無人增派袁軍。許昌曹彰和夏侯霸被董良薑維等殺敗。
董凡則攻破汝南,司馬懿及其子司馬昭同時攻破江夏,取江東之地。
董凡連戰連捷,北方法正去世,王也代替法正領兵進攻,反拖住諸葛亮。董凡則趁機先取宋國青州,將魏軍堵在河北。
公元223年,董凡率軍基本掃平東方宋國勢力。劉備在河北病逝,立劉禪為後。但董凡的國力已經壯大。
公元224年,秦軍出兵兩路,董天等人從青州,王也董良攻並州,攻打冀州。劉禪本想躲到冀州。
時崔琰認為秦國一統已是天下大勢,於是進讒言,使劉禪主動投降。天下從此一統。
同年,董凡讓位給次子董天,自己過上了逍遙的生活……
經過董凡的改革,工業革命的嫩芽提前出現,在董凡離開二十年後,蒸汽機等一係列劃時代產物出現,秦國開始了新的拓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