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將星隕落(1 / 1)

建興七年秋,曹真引大軍十二萬發兵涼州,夏侯霸王雙為先鋒,副都督郭淮與夏侯儒、費耀、秦朗、曹爽等大將隨軍出征,郝昭與戴淩領三萬大軍駐守長安城。

魏延七萬大軍與曹真戰於武威和金城兩地大戰數場。曹真久攻不下,魏延隻守不攻。雙方僵持五月,此戰以魏國撤軍告終。

同年劉禪以諸葛喬為使者出使東吳,又以鄧芝為使者出使遼東,三方商討伐魏大業。東吳因為陸遜石亭大敗曹休,如今舉國上下主戰勢大,自然輕易答應了合作事宜。

“待諸葛丞相出兵長安,某當親自領兵十萬以破合肥!”諸葛喬將孫權的話帶到,我眉頭一皺,但也隻能一陣無語。

另一邊的鄧芝則不太順利,公孫淵雖然熱情的召見了漢使鄧芝,但對其所說的“唇亡齒寒”不太感冒,畢竟自己隻是想擁兵割據一方。於是便敷衍了鄧芝一番,酒宴過後便不再召見於他了。

“伯苗留步!”一名長須大將喊道。

“羅將軍有何事?”鄧芝定睛一看來者正是公孫淵手下頭號大將羅藝。

“我等亦心存漢室,伯苗不若給我幾日,我前去勸說主公!”

“善”鄧芝見事情有轉機便大喜。羅藝見狀又邀請鄧芝去府上相商,鄧芝欣然前往。

……

酒過三巡,鄧芝舉杯“羅將軍深明大義,鄧某佩服。”

“天下大亂久矣,我等身為漢民,世代享受皇恩,豈能不思漢矣。”

話罷旁邊一白袍小將出言“鄧將軍,我聽聞去年街亭一戰漢軍中有鐵血槍王楊再興在魏軍中斬將數人,如入無人之地。”

羅藝趕忙介紹到“這是犬子羅成,自幼喜槍,仰慕大漢雙槍楊將軍與趙將軍久矣。”

鄧芝也感慨道“楊再興忠勇無雙,自子龍將軍之下恐天下難有敵手,有此等猛將,乃天佑我大漢矣。”

“不知可否與將軍一同歸漢,遼東已無我敵手,聽聞楊再興之名,恨不能馬上與他大戰一場。”

“若是令尊同意,大漢自然是歡迎想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

羅成聽罷便看向父親,羅藝知曉公孫淵難成大事,早有心思便順水推舟,便讓羅成與鄧芝一同返漢。

幾日後公孫淵又召鄧芝,當場接受了劉禪樂浪公的冊封,並約定一同伐魏。使命完成幾日後鄧芝便帶上羅成從水路返回成都。

——成都

“陛下,趙統趙廣求見。”

我手一軟,奏章掉落地麵,竹簡在地麵摔的嘩一下的散開。縱使早有準備,當這件事真的發生時,我的心裏還是很難接受。

“陛下,家父於昨日夜裏,去了……”趙統趙廣身披白色麻布,將噩耗傳了過來。

我側身和宮人說:“去將麻衣取來,我去送送子龍叔叔。”

身旁的董允拱手勸諫道“陛下,自古就算君主送臣子,也隻有親身前去的,著孝服不合禮製。”

“朕隻是去送送朕的叔父,以晚輩的身份去即可。”

建興七年冬,漢征西大將軍趙雲病逝於成都,漢昭武帝劉禪不顧從大臣反對違背了高祖的白馬之盟,追封趙雲大將軍職,封常山王。同時追封關羽為襄陽王、張飛為江州王、黃忠為長沙王、馬超為武威王,促使季漢一時士氣大振。

對於諸人的反對劉禪如是說。

“觀子龍將軍一生,投先帝於貧困之時,長阪坡救朕於萬軍從中。入川為先鋒助先帝打下基業,為將素有勇武又不失大臣局量,可謂當時儒將。論功奠基大漢基業無人可及、論能世之儒將常勝將軍、論德無有私財愛兵如子。如此人物不封王,朕無顏麵對先帝,更不顏麵對為大漢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至此無人膽敢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