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北出差,辦完事的時候正是下午四點,我約了一位在台北工作多年已經結婚生子的大學同學見麵,她匆匆趕來,在和我敘舊的過程中,不斷地看著手腕上的手表。我問她是否有事情要辦,她尷尬地笑了笑,告訴我五點時她要準時去幼兒園接孩子。然後,她又看了看手表,大概覺得時間還早,便向我細細訴說自從有孩子以來的生活狀況。
三年前,她在台北一家大公司上班,剛剛被提升為部門經理,正打算放開手腳發揮自己的才華好好幹,卻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她考慮了很久,覺得自己就要三十歲了,是要生孩子的時候了,才放棄了打拚多年換來的職位,回家當個賢妻良母。
她和丈夫的收入算得上是中產階級,手頭有一定的積蓄,孩子出生後,她完全可以在家裏當全職的家庭主婦,相夫教子。但是兩年後,她開始厭倦繁瑣的家庭生活,因為她發現,以前熟識的朋友一個個豔光四射,事業有成,收入頗豐。她們獨立、自信、美麗,把她反襯得平庸、卑微。終於,她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然後應聘進了一家公司當秘書,重新為自己的事業和理想而打拚。讓她感到遺憾的是,在她原定的人生計劃中,三十五歲之前是要當上副總的,現在卻要重新修訂這個人生計劃了,因為,她為了生育孩子,放棄了職業生涯中已有的基礎,現在隻能再從頭來過。
現在,她回到職場已經將近一年時間,工作漸漸有了起色,每天都很忙,有時還要出差,每次出差,如何安排孩子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實在沒有辦法,隻能由丈夫照顧。但是,丈夫因為工作關係,經常不能按時下班,孩子總是淚眼汪汪地在幼兒園的門口盼著爸爸來接,想想都教人心疼。她和丈夫都覺得虧欠孩子的,隻能用最好的教育去彌補,讓孩子上一流的幼兒園,以後上小學、中學和大學也要選擇一流的學校,還要送他出國留學,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但是這樣一來,問題又來了,因為好的教育花費比較大,優質的教育,說穿了就是昂貴的教育。所以,他們以後還得麵對來自經濟方麵的壓力。
最後,她還對我說,在沒有孩子的時候,她和丈夫的生活質量比較高,經常會到飯店吃飯,體驗浪漫情調,也經常到世界各國去旅行,飽覽各地風情;經常和朋友一起聚餐,也經常去買東西,有了孩子之後,他們幾乎不去飯店,也極少去旅行,跟朋友聚餐還是有的,但是不敢多花錢,買東西時也要精打細算。“既然已經有了孩子,就要對他的未來負責,錢要投資到孩子的身上。”
“現在孩子已經三歲,父母問我們是否打算再要一個,我們都搖頭否定了。再要一個孩子對我們來說太殘酷了,我必須再一次放棄事業,再一次從頭來過,而且將來的教育費用,會給我們更大的壓力。職場競爭激烈,在工作上我們的壓力已經很大了,不想再給自己增加什麼壓力。再說,經濟上的壓力太大,會讓人生失去很多樂趣和精彩。”
她說完,看了看手表,低聲驚叫道:“時間到了,我得走了,有事電話再聯係。”我點了點頭,她便起身離開了,腳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