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草長鶯飛碧連天,二月春風似剪刀。
恰是讀書的好時間。
“學不可以已。”
書塾內傳來孩童的讀書聲,朗朗環繞,不絕如縷。
而在學塾茅草屋的窗戶上不偏不倚趴著兩個孩童,一胖一瘦,兩人的小腦袋耷拉著,隨著屋內的讀書聲一晃一晃。
對於窗戶上的這兩顆小腦袋,學塾夫子一點也不陌生。
二人時常趴在窗戶上竊學。時間久了,倒也與大家熟絡了起來。學塾夫子是個長著山羊須的花白老頭,學生私底下都偷偷叫他山羊夫子。
這位老夫子,對於兩人“竊學”卻並未阻止,反倒時常解答起兩人不理解的疑惑。
夫子常說,“有教無類。”
窗外偏瘦的那位少年,家住距學塾不遠的一個村子。可惜少年命運多舛,年少時爹娘便早早離他而去。好在街坊鄰裏都是熱心腸,少年吃著百家飯長大,如今靠著做一些跑腿的活計,掙些銅錢來維持著生活,倒也算是解決了溫飽。
平時少年沒活計的時候,便時常跑到這學塾外旁聽。這些年下來,倒也算學了幾分聖賢書,起碼拿起樹枝在地上寫自己的名字再也不是那般的螞蟻爬爬。
少年如今十五歲,身材高挑,除了黝黑的臉偏瘦以外,挑不出什麼毛病。少年身邊那位身材偏胖的同伴,是在一次偶然之中認識的。
那小胖子家境尚可,隻是單純不喜讀書,家裏勸解無奈索性由著他去了。自從相熟後,見少年時常往學塾跑,便也跟著一同前往。久而久之,也算聽進去了七七八八。
“喂黑炭!”那小胖子朝著身邊黝黑少年喚了一聲。
少年姓陸,單名一個衍字。“黑炭”正是相熟玩伴對他的稱呼。
“嗯?怎麼?”少年轉過頭應承了一聲。
那名為薑準的小胖子,一臉正色,“可能以後都沒辦法陪你一起來學塾了。”
“家裏對我另有安排。”
陸衍聽後拍了拍小胖子的肩膀,“沒事的,書上說過人生何處不相逢。”
那名為薑準的圓潤少年一撓腦袋,“那你打算以後怎麼辦?要不跟我一起去都城吧?”
黝黑少年搖了搖腦袋,“我爹娘去的早,如今也沒什麼牽掛,我想出去走走,好好看一看別處的風景。”
薑準說道,“那你一定要來都城啊,我在那等你。”
“好!”
...
就在薑準離開多日後,陸衍也收拾好行囊。
少年隻有在每年祭奠雙親才舍得花些銀兩,這些年辛辛苦苦倒是存下些小金庫。
臨行前,陸衍專門來向老夫子告別。
輕輕叩響學塾後院的門,老夫子平時便是居住在學塾後搭建的小院。隨著院內傳來一聲回喊,陸衍推開門走了進去。
“見過先生。”陸衍俯身作揖。
恰巧夫子坐在院內看書,見到來人便將手頭古籍放在一側,手指著一旁的竹椅,“不用客氣,坐。”
便是隨著陸衍坐下,這位夫子也開口詢問:“這次又是有什麼問題想請教呀?”
陸衍趕忙拱手,“小子這次打算出門去走走,特地來拜別先生。”
這位山羊胡須夫子一聽,一手捋了捋山羊胡,“好事好事,打算去哪?”
陸衍坦言道;“沒有目的地,打算先往南方。”
老夫子開口道:“讀書人常言負笈遊學,你雖旁聽,年紀最小但所問最多。先生贈你幾本書,就當路上乏了解個悶。”
隨即便將一旁小桌上的幾本古籍遞給了陸衍。陸衍急忙起身相謝,夫子直呼他太客套。
...
陸衍辭別先生後,一路向南,不久便來到了武當縣。
第一章:破廟奇譚
上庸郡武當縣,乃是大燕王朝九州荊州的轄地。
大燕王朝雖有三教之分,卻以道教為主。而武當山作為四大道教山庭之一,更是引來無數遊客。武當縣,也因武當山而出名。
近日,更是武當一盛事。武當掌教張重陽修得上清玄,引得八方來賀。
陸衍連續趕路已有多日,路近武當。夜幕將要降臨,便尋思尋一處老廟,打算在老廟歇息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