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豪言(2 / 2)

徐誌飛和兩位主持人走下台,燈就陸續關上,一道光柱打在銀幕上,電影在一片黑暗中開始了。

------------------------

這是個舊社會梨園名家的故事,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也是一個同性之間曖昧的故事。從小豆子被迫改口唱出“我本是女嬌娥”開始,一切的悲劇仿佛早已注定,從此小豆子就一直活在自己的戲裏,沒有了台上台下、沒有了戲裏戲外、隻有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所以當再一次脫口而出“我本是男兒郎”,一切也就都結束了。

電影結束,影院裏再次亮堂起來。隨著劇情的起伏輾轉而喜怒哀樂的觀眾們,也一一回到了現實中。然後從零落的掌聲開始,到影廳裏所有人都站起來鼓掌,就連最敬業的記者也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因為這確實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即使是對那些不懂的欣賞的人來說也是極其具有衝擊力的,比如對徐誌飛和一些極個別人。

徐誌飛的確不懂得怎麼去欣賞這部電影,但是這無關緊要,他隻要知道這部電影前世所獲得的榮譽、以及對歐美觀眾的震撼就行。雖然這部電影沒能像“花樣年華”那樣在歐洲刮起一陣“旗袍潮流”,但是卻比之“花樣年華”給歐美觀眾的衝擊更大。因為他們永遠無法想象,在92年、在那個神秘的半封閉的國度,竟然能拍出、敢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帶有同性曖昧的電影,要知道即使到了21世紀在歐美國家同性戀依然還是個遮遮掩掩的事情,何況是在90年代初的中國。

影廳裏的外國記者們雖然很多人的中文聽說能力有些差,無法完整的聽懂電影裏的台詞,但依然比之徐誌飛的鑒賞力高了很多。即使對一些個別人而言和看默片沒什麼不同,可還是被影片本身的魅力給吸引了。一些對電影藝術有所涉獵的記者,更是感歎電影的精彩,演員們表演的精湛,特別是那個張,更是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斯皮爾伯格在拍“悟空傳”的時候就感覺到劇組裏的那些演員真的一點都不簡單,比如薑文,帶著那麼厚的豬頭竟然還能將複雜地心理活動演繹出來,再比如陳道明,雖然確如小家夥所說冷了一些,可演技絕對屬於上乘,還有那個黃秋生聽說好像是拍限製級電影的,要不是李翰祥的極力推薦早就換掉了,想不到就這麼一個人演技會是那麼的精湛。

至於其他比如周潤發、張國榮、劉曉慶等人,因為已經拍完的部分中他們的戲份不是很多,所以還不太清楚。但是看完這部“霸王別姬”,猛然記起了小家夥之前對張國榮的點評——因能極於情、故能極於戲。“極於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是不可否認“極於戲”是絕對貼切的,同時也知道了小家夥為什麼敢放出能包攬三大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豪言。斯皮爾伯格現在真想馬上開機繼續拍攝,想看看張國榮在自己的手下能演出什麼樣的水準,甚至斯皮爾伯格都想是不是將張國榮的戲份再加點?

不僅斯皮爾伯格,外國記者們這時也體會到,徐誌飛那個想要包攬三大電影節的強大的信心來自哪裏。這樣的題材,加上電影中那些演員們的精湛的演技,不被那些評委另眼相看才是怪事。

隻是眾所周知,三大電影節絕不可能都參加,因為各自的報名條件都不相同,所以將會產生衝突,報了這個就報不了那個。不知道這部電影會參加那個電影節呢?一想到此記者們又興奮了。

而一些喜歡奇思妙想的記者們,則仿佛看到了三大電影節組委會之間互相掐架的樣子。雖然不如上次的兩大宗教對碰刺激,但是三大電影節掐架也是不小的動靜啊,可惜奧斯卡的限製性不強,要不讓奧斯卡也加入戰團那就更過癮了。不僅僅是想想,少部分記者甚至已經開始策劃,報道中因該怎麼措辭才能在三大電影節之間點上一把火呢?或者能不能讓三大電影節打破規矩全都接受這部電影,這樣事情就更大條了,也更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去購買報紙了解其中的原因。隻是這個工程好像比煽風點火讓三大電影節掐架難的太多了,可行性太低了,簡直是無限接近於零啊。-----------------------本人辭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