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突然徐誌飛大叫一聲,嚇了鄭峰和張馨瑜一跳。他是突然想起了他們在房間裏說的,歐陽夏雨和高五都能聽見,這以後雨姐該怎麼想啊。不過想起房間裏的竊聽器,剛剛升起的擔心馬上就飛了,取而代之的是前世看過的一部電影。
“怎麼了?怎麼了,誌飛。”思緒又開始亂飛的徐誌飛,對張馨瑜和鄭峰的聲音一點反應都沒有。
歐陽夏雨和高五在樓上,突然聽到耳機裏傳來徐誌飛的一聲大叫,雖然知道這裏不可能發生什麼狀況,可是聽著張馨瑜和鄭峰聲音也帶著些惶急,兩人就像是離弦的箭一樣閃電般奔向樓下。
“怎麼回事?”高五沉聲問道。
剛從跑題千萬裏的思想中回魂的徐誌飛,不好意思的指著自己耳朵說:“我剛才忘了你們帶著···然後緊接著腦子就溜號了。所以···嗬嗬——”
鄭峰、高五、張馨瑜他們不知道腦子溜號是什麼意思,但是歐陽夏雨知道。
“是不是又想到什麼好故事了?”
“嗯?誌飛,你剛才想故事了?是不是電影故事?說說,跟我說說是什麼故事。”鄭峰興奮的道。張馨瑜也一臉的期待,沒想到他這麼毫無征兆的突然就能想到一個故事,想必這就是靈感吧。
徐誌飛剛才想到的是劉青雲和方中信的“竊聽風雲”,之後又跳到了“無間道”,也不知道怎麼了然後竟然跳到了劉德華的讓國人完全對國產科幻失去信心的“未來警察”,或者該歸罪於王晶?
還是中國人真的不懂得怎麼去科技幻想?電影如此小說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小說還算比電影強點,至少還有人寫並且有讀者對所寫的買賬。隻是徐誌飛記得的作者中倪匡的小說,像武俠多過像科幻,非要歸類恐怕得歸進玄幻裏頭。另一個徐誌飛知道的作者劉慈欣,他寫的科幻始終有種軟軟的感覺,思想性有了,可是科幻的味道卻淡了。倒是黃易的“星際浪子”挺符合徐誌飛心裏科幻的樣子(當然了,因為那是黃易借了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2010太空漫遊”這個舊瓶,裝了他自己的酒)。之後最出名的那就要數玄雨的“小兵傳奇”了,那個曾經在網絡上紅到了讓傳統作家們都有耳聞的三大網絡奇書之一。隻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改變成電影太難了。
“誌飛,到底什麼故事啊,快講啊。”鄭峰催促著。
“雨姐,請甘組長和副組長都過來一下吧,等他們來了一起聽聽。”
不一會三人就來了,徐誌飛首先問了問漢朝時期的一些相關資料查的怎麼樣。畢竟電影要想一炮而紅各方麵的準備是決不能少的,那種將觀眾當傻子的電影,一旦拍出來,恐怕第一個變成傻子的就是自己。所以徐誌飛在把工作室打磨了多遍的“咒怨”交給張望北,讓他先跟財團溝通後,就讓工作室開始準備“尊儒”,並且明確的告訴了他們,這就是影視改革的第一炮,能不能打響這一炮首先就看工作室的劇本怎麼樣。
聽到開始正式參與國家的影視改革,工作室的這些人不少都產生了留名青史的感覺,於是雖然徐誌飛給的故事大綱很模糊,但是工作熱情卻是有增無減。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工作室一幹人等,不僅拜訪了京城的各大院校曆史係教授,甚至動用中戲、北影、軍藝、八一、總政等等關係給他們提供支持。按他們的說法,雖然工作室在編人員隻有15人,但是外圍成員兩三百人是絕對有的。
“不會泄密吧?現階段我們可不能大張旗鼓來,至少不能讓人知道我們是在為影視產業改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