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其實別看西方經濟很發達,但中國值得學的不多,很多東西老祖宗都已經做得很出色了。不過公司的現代化管理、經濟的市場化調節能力等等確實是必須學的,至於西方的經濟理論,我認為僅僅需要借來看一下就可以了。我們需要研究出自己的適合自己國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學理論,要不然以後肯定又得交上一大筆上千億計的學費。其實這類問題以前已經碰上多次了,共產理論進入中國之後卻與中國的國情格格不入,於是產生了城市包圍農村的失敗、產生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從而艱難北上,經濟上更是先是公私合營後來直接沒收,這一切其實都是**理論沒有和中國國情結合到一起的原因。所以要想健康的發展中國經濟,首要就是研究出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不能學歐美更不能學前蘇聯。”
“至於文化,我們要學的僅僅是他們傳播方式,他們對外的文化輸出方式才是我們必須學的。抗戰時期日軍為什麼將圖書館、博物館、學校之類作為重點摧毀或改造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毀掉中國的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沒了文化一個民族離消亡就不遠了。看看曆史上,中華文化周邊的那些曾經強大的存在,現在還有幾個留著?匈奴、突厥、契丹等等不是遷徙到了別處,就是消亡了,而有著自己文化的高麗、日本、暹羅等等卻依然存在於世間,這就是文化的韌性——一個可以讓弱小民族在強敵下依然生存下去的力量。”
“我認為無論是經濟也好軍事也罷,文化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所在。而當處於和平時期有了深厚的文化之後,找到一個成功的輸出方式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你不向別人輸出,別人就會向你輸出。看看你們的言行就知道西方人的文化輸出多麼的成功,中國在文化戰役上已經被突破了防線。是被人連根拔起,還是能夠組織反擊奪回陣地,甚至反攻進入西方文化圈,那就要看中國的文化工作者們了。其實文化產業要是弄好了,那可是不比賣白/粉掙得少,看看美國的好萊塢就知道了,一部電影拍好了那可就是數億美元的收入。又能輸出文化,又能賺鈔票,辦事、撈錢一起搞定。”
“扯淡吧,拍電影還能比賣白/粉賺得多?”
“嗬嗬,信不信由你。而且,不僅是拍電影,寫小說、畫漫畫、拍廣告、做遊戲、唱歌、跳舞等等隻要作品好加上操作的好,都能賺大錢。不僅是這些,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瓷器文化、服飾文化、宗教文化、古建築文化等所有可以上升到文化範疇的也都能想方設法賺大錢。當然其中還是影視劇的優勢最高,因為所有這些文化都可以在影視劇這個載體上得到體現,不過再過十年恐怕做遊戲賺的錢就能趕上影視劇了,到時候遊戲和影視劇之間就可以互相改編了。”
“遊戲?什麼遊戲?”
“電腦遊戲。”
“戚,電子毒品。”
“呃——”這個還真不好反駁。
“對了說道賺錢,還有一個方麵能賺大錢,那就是3C產業。”
“3C產業?那是什麼?”這些人都或多或少有著比別人更廣更快的消息渠道,特別是葉晶晶,她剛剛從美國回來,可她在美國都沒聽過什麼3C產業。
“就是電puter、通munication和消費性電子ConsumerElectronic,還有另一重意思,就是透過科技技術的進步,能突破空間與時間的限製,隨時隨地可以獲得資訊,達fort(舒適)、Convenience(便利)與Connection(互通)的多元生活。其實就是通過3C產業輔以其它科技達到3C生活。”
突然徐誌飛想起一事。
“你們想不想賺錢?如果想,那我給你們一個非常賺錢的生意,不過我要占一半股份。”
“哦?說說。”話是由李純接的,看來他是這些人裏的頭。
“我知道一種代替錄像機的影音播放器的製造原理,你們都是大學生,還是**,找幾個有技術的不難吧。倒時候我出研究經費,你們找人研究,專利權歸我,銷售你們負責,銷售利潤我們五五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