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容易被感動,因為你給我的虛無縹緲太過真切。我顧不上那隻是鏡花水月,隻想珍惜有你的日子,不問過去,不管將來。
學生時代的情感充斥著濃濃的書生氣。初中的懵懂,高中的青澀,大學的炙熱……走過彎彎的道路,踏過無盡的時光長河,回首望去,仿佛ta還在那頭望著,麵容清晰而深刻,從不曾忘卻。這筆僅存的記憶寶藏,將伴隨著一次次午夜夢回,一次次路過相似的地點,終身糾纏,如同ta在暴雨中的嘶吼:
你就說這樣對我的……
你曾說的……
放棄我,你將再也找不到一個如我一般的人……
對不起!
學生時代的愛情往往花開豔麗,卻又曇花一現,修成正果的都是前世拯救了銀河係。畢竟處在樹立“三觀”的特殊時期,當“臭味相投”變成“三觀一致”,友情往往開始變為愛情,當“三觀一致”逐漸相去甚遠,兩個人越走越遠,為這段注定沒結局得情感劃上了句號。
喜歡過?愛國?珍惜過?書生意氣的感情細膩得普通亞龍灣柔軟而幹淨的海沙——幹淨、粘手、抓不起、放不下。
愛情故事不正如此,讓人喜歡而惆悵,歡喜悲傷具是情,拿起放下都是愛。
當不管怎麼握住,手中的沙還是不停流走的時候,我會做的,就是五指張開,然後洗手。————破罐子破摔理論
構思這本書,正值大學畢業。無數別離的畫麵,勾起心中埋藏已久的記憶。到現在為止的二十幾年中,遇到了無數人,其中有那麼一些,對我影響很巨大,以至於改變了我整個人的思想,性格。而記憶中最深刻的那麼幾點,歸結起來,就是最美的相遇,最好的相知,最傷的曖昧,以及愛與別離。
因為這幾點,每每回想起來,都是最能感動我的。
整本書側重點會放在我自己,我朋友的一些感情上。這是我初次嚐試寫言情小說,經曆,人生通常都是很亂的,我想,寫完整本書回頭讀來,也會很淩亂吧?當然,前提是能寫完。按照目前的進度,我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寫完整本書。相比起來,還是寫詩詞比較有感覺。
寫作很容易讓我靜下心來,在這物欲橫流,內卷肆虐的年代,算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一片“自留地”,忙忙碌碌中的一份“情感寄托”。作為第一本練手作,沒有想過會上架,也沒想過要發表出去。而立之年,開始習慣回憶,也喜歡看張嘉佳的暖心故事,於是想著趁此機會,把塵封的記憶打開,獻給更多的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記憶中的溫柔點,在孤寂的都市中多一份慰藉,冰寒的心多一分溫暖,昏暗的旅途多一盞橘黃的燈,照亮記憶中回家的路,找回遺失的純真與美好,偶爾能做回那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人。也告訴更多的人,年華似水如沙。
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