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經過一年的治療,你的精神狀態恢複的很不錯。”
此刻,在成都市的一家精神病院內的病房裏,正躺在一間病床上的青年聽見聲音後,緩緩張開了雙眼:
眼前已經圍繞著諸多身穿白色大褂的人,而此刻其中的一名略微肥胖,正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手中拿著一個藍色的文件袋的人朝著陳雲笑著說道:
“恭喜你,經過本院研究決定,你的臆想症已經得到恢複,可以出院了。”
陳雲聽見此話,緩緩地起身,望著周圍發呆了一會兒,隨即輕輕晃動著頭,眼神由迷茫逐漸變得清澈起來。
“王大夫,真的可以出院了嗎?”
此時精神狀態已然恢複正常的陳雲,終於轉過頭來,和眼前拿著藍色文件袋的王大夫說道。
王大夫隨即將眼鏡朝鼻梁高處提了提,點了點頭。
在得到肯定的回複後,他輕歎一聲,看向眼前王大夫拿著的藍色文件袋。
“要簽了這個就可以出院了嗎?”
“給我吧。”
王大夫隨即一震,沉默許久後,終於是將那份藍色的文件夾給遞了過去。
陳雲隨手接過,便開始準備將文件夾給打開。
在眼神所落到的地方,陳雲首先看到了自己的病因和病情記錄情況。
陳雲輕歎,腦海中再次浮現出曾經的記憶。
那是他在國內某大學讀曆史學博士二年級的時候,為了準備自己的畢業論文,他準備前去其他地方進行社會調研,以便完成其關於“先秦諸子文化”的課題。
他不隻是某所著名高校的曆史學博士生,更是一名對中華曆史文化極度感興趣的愛好者,而這都歸功於“學術”和“興趣”對他產生的影響。
在一年前的時候,在他結束社會調研後,恰好在所在地舉辦了一場文玩會。
裏麵不僅陳列著說是唐宋的詩畫和明清年間的工藝品,還有著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如果運氣好,甚至能夠找到其中真正的寶物。
陳雲一路前行,視線在不同古玩間轉換。
最終他停在了一地攤前,其中許多的物品被淩亂地擺放著。
“自己挑。”
攤主是一位老頭,坐在竹椅上,當看到陳雲請瞥了一眼說道後,便又閉上了雙眼,嘴裏哼著輕快的小曲,不斷搖動著手中的蒲扇,好不悠閑。
陳雲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正在揮舞衣袖,栩栩如生的侍女木塑,具有著濃厚的明代的氣息,瞬間吸引住了陳雲。
“老板,這個是真的嗎?”
陳雲向著此時的老板詢問道,對此,那攤位老板則是十分肯定地道:
“肯定是真的!”
“你看這質地,低於五千元絕對不賣。”
陳雲還是糾結了許久,單純憑借他的見識,身邊如果沒有跟著專門鑒定的人的話,隻怕大概率都會被騙。
輕歎一聲,陳雲的眼神便從這侍女木塑中移開,繼續翻找其中的商品。
忽然,一種強烈的感覺湧上陳雲心頭,似乎在這些東西的底部,或許有不一樣的東西。
隨即,陳雲立馬行動,最終在底部一方不起眼的角落裏,看到了一枚玉佩。
這枚玉佩上的光澤十分暗淡,或許因此原因,便被這攤主隨意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當仔細看去,陳雲驚訝,這枚玉佩上竟鐫刻著淡淡的月亮般的印記和太陽般的印記。
當將手放到玉佩上接觸的時候,卻並未感受到這兩個印記所雕刻的實體感,仿佛它們本身就是天生和玉佩相交融在一起的。
“這… …”
“老板,這個怎麼賣?”
此刻,在此攤位上已經停留一個小時之久的陳雲最終站起了身來,手中拿著這枚玉佩走到老板麵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