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直低頭工作,連看都不看他的付朵。王誌林已經是習慣了,原本以為付朵就是特立獨行的一個女孩子,直到看到那一群同樣帶著高度眼鏡,天天低頭的付朵的同學。
王誌林這才感慨,原來還是自己沒有文化,層次過低。
“來啊,來啊。都快過來看看,神通牌電視機拆機展示。都來對比下我們神通牌電視機的跟其他牌子的質量,看看那些賣的貴的是不是真的比我們好。”
“叔叔,阿姨們,都過來看看,你們想不想知道一台電視機的成本價呢?”
“神通牌黑白電視機,一台隻賺30元。不分大小,隻要是黑白電視機,我們一台就賺30元。”
“30元的利潤,良心企業,良心造。神通牌電視機讓您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同樣的配件、同樣的材質、同樣的尺寸,我們隻賺30元。歡迎對比,歡迎監督。”
自那份《廉價與品質成正比,是神通還是通神?值得思考!》報紙發出的第三天,全國神通牌電視機銷售員都在店門口賣力的喊道。
不僅如此,所有神通牌電視機門店。麵向大街的玻璃展櫃內,都有三台已經是拆開電視機殼的電視機。
分別是都是14英寸的神通牌電視機、昌虹牌電視機、熊貓牌電視機。且每個部件上,都有個精心製作的小卡紙,上麵標注各個大的部件型號和名稱。
最重要的,竟然還有零部件的進貨價。當然,夏元並沒有完全將所有配件價格真實標注,他還沒有那麼傻,真讓消費者知道一個電視機的成本。
因為真正的成本會涉及很多層麵的東西,如果真公布,萬一市場有所變動,當你按上漲的部件價格銷售時,人們永遠都會盯著你以前低的價格,無論你怎麼解釋都不行。
而夏元則取巧了,神通牌電視機從裏到外用的配件基本與其他品牌商差不多,甚至有些還很好。故而他才敢拆開讓消費者對比,低成本的神通牌電視機無論如何編故事。
出來的價格肯定都是神通牌電視機優於另外兩個牌子,其中一部分低廉成本正是這個從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夏元資本家通過榨取勞動力所得。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種榨取勞動力換取更低廉的製造成本,是市場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就算夏元現在不做,隨著社會的進步,依舊不可避免,要不企業競爭不過其他家。
“謔,還真的是跟昌虹牌電視機的顯像管一個牌子,連型號都一樣。”
“對啊,你看那二極管和電阻器件的用料,神通牌甚至比那兩家都好一些。我爸就是修電器的,我天天看著他擺弄這些。”
“那這豈不是說,一樣的東西,昌虹牌電視機和熊貓牌電視機黑心賺我們更多錢?”
“是啊,人家神通牌電視機還容許收他們兩家的電視機補差價換大尺寸的型號,收回來的二手電視機,都低價賣給我們普通百姓,神通集團才是真正的良心企業啊!”
“可不是麼,沒看央報嗎?前段時間的魯省膠澳風災,人家神通集團自發捐款捐物,就算是賺我們的錢,人家也用在我們普通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