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的源泉:能源科技 第四節(9)(1 / 1)

非晶矽電池的最大特點是薄,不同於單晶矽或多晶矽電池需要以昂貴的矽片為底板,而是在玻璃或不鏽鋼等材料的表麵鍍上一層薄薄的矽膜,其厚度僅是單晶矽片的1/300。這樣,可以大量節省矽材料,加之可以像生產膠卷那樣實現連續化生產,能耗也低,成本自然會大大降低。由於電池本身是薄膜型的,太陽的光可以穿透,所以還可做成疊層式的電池,以提高電池的電壓。通常情況下,單晶矽電池每個單體隻有0.5伏左右的電壓,必須幾個單體串聯起來,才能獲得一定的電壓。而非晶矽電池一個就能做到幾伏電壓,使用比較方便。

非晶矽電池備受人們青睞的原因,除了成本低廉和能夠大規模生產外,它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做成十分複雜的產品。例如,大型辦公樓的外表裝有幾千平方米的玻璃,這些玻璃上麵如果覆蓋一層非晶矽,將照射過來的陽光轉化成電,就能滿足大樓對電能的需求。有關人士樂觀估計,到21世紀中葉,全世界所需電力的相當一部分要由非晶矽電池提供。

但是,非晶矽電池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弱點,即光電轉換效率較低。迄今為止,國際上非晶矽電池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是10.1%,我國實驗室製備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為8.5%。據美國、日本的報道,目前非晶矽電池第一年的衰降率還比較高,一般為總效率的15%。如果開始時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0%,一年後則剩8.5%,有的第二年還要下降,這是影響大量使用非晶矽電池的關鍵問題。

多元化合物電池是指不用單一元素半導體製成的太陽能電池,以區別於各種矽電池。目前,國內外研製的多元化合物電池品種繁多,較有代表性的有硫化鎘電池、砷化镓電池等。

硫化鎘電池:用硫化鎘材料製成的太陽能電池種類也很多,其中尤以薄膜硫化鎘電池引人注目。這種薄膜電池輕薄如紙,僅厚50~100微米,製作工藝簡單,可連續化生產,成本低廉。硫化鎘電池的製備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真空鍍膜法,另一種是燒結法。但硫化鎘電池同非晶矽薄膜電池一樣,也存在衰降和封裝技術問題,長期未能商品化生產。我國研製的薄膜硫化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達7%,燒結硫化鎘電池達9.5%。現在,重要的問題仍然是突破封裝難關,防止電池衰降,為此必須找到一種透氣率小、耐老化、膨脹係數小、成本低的封裝材料。

砷化镓電池:砷化镓是一種很適合製備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它與太陽光譜的匹配較理想。世界上製成的砷化镓-矽複合太陽能電池,最高光電轉換效率已達30%。特別是這種材料製成的太陽能電池能耐高溫,在250℃的條件下光電轉換性能良好,因此適合做高倍聚光太陽能電池,往往可聚光數百倍。現階段砷化镓電池製作成本較高,主要是材料製備困難,無論是晶體生長法、直接控製法、氣相生長法還是液相外延法,均是高成本製備。因此,目前進行商業化生產砷化镓電池還比較困難。

總體上講,雖然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較低,成本高,但它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可靠性能好、使用壽命長、沒有轉動部件、使用維護方便等優點,因此太陽能電池特別適合作為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航天器的電源,從其問世不久,就開始在航天領域大顯身手;在軍事領域,太陽能電池已用作部隊通信設備的電源;在工農業生產中,太陽能電池已廣泛地應用於航標燈、無人氣象站、地震觀測站、微波中繼站、森林火災監測、機場跑道顯示燈等各個方麵;在交通領域,太陽能汽車、太陽能遊艇、太陽能飛機等都已研製成功……這些標誌著太陽能電池的開發應用正日益走向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