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煤矸石生產空心砌塊
煤矸石還可被用於生產空心砌塊,它主要是通過自燃或人工煆燒煤矸石為骨料,以磨細的生石灰和石膏黏合,經轉動成型、蒸汽養護等工序製成牆體材料,產品標號可達200號。
4.煤矸石作原燃料生產水泥
用煤矸石代替黏土和部分燃料生產普通水泥能提高熟料質量,這是因為煤矸石和黏土的化學成分十分相似,並能釋放一定的熱量。配入煤矸石配料的生料活化能比黏土明顯降低了許多,用很少的煤便可以提高生料的預燒溫度,而且煤矸石中的可燃物也有利於矽酸鹽等礦物的熔解與形成;此外煤矸石配製的生料表麵能很高,有助於矽鋁等酸性氧化物對氧化鈣的吸收,同時也加快了矽酸鈣等礦物的形成。
以煤矸石作為原燃料生產水泥與以普通燃料生產水泥相比,在生產工藝上大同小異。其工藝流程為:先將原燃料配合成一定比例,研磨成生料,然後燃燒使其部分熔融,得到熟料,該熟料的主要成分為矽酸鈣,接著再加入適量的石膏和混合材料,磨成細粉便可生成水泥。
石油的組成
石油是一種化石燃料,它的形成源於億萬年前在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曆了漫長的演化。石油又被稱為原油,這種棕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是從地下深處開采出來的。石油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0.8~1.0克,黏度範圍很寬,凝固點差別也很大(30~60℃),沸點範圍為常溫到500℃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與水混合可形成乳液狀。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占比例有很大不同,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人們將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將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環烴基石油;介於兩者之間的則被稱為中間基石油。我國石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多,凝固點高,含硫量低,鎳、氮含量適中,釩含量少。
從地下采出來的石油,是一種顏色很深的黏稠液體,被稱為原油。原油的顏色因其產地的不同而不同。大慶出的原油呈黑色;玉門出的原油呈綠色;而克拉瑪依出的石油卻呈褐色。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不同,含量越多顏色就越深。原油還帶有各種特殊的氣味,這是因為裏麵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果原油裏麵含有硫化氫,那麼它便會散發出一股臭雞蛋味。大多數原油都可以浮在水麵上,因為原油的“體重”比較輕,密度隻有水的2/3;隻有極少數比水重。
原油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呢?經分析發現,它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氫。其中碳元素占到2/3左右,氫元素占到1/10左右,同時還含有極微量的硫、氧、氨等元素。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其原子數排列的不同可分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由於組成石油的各種化合物性質不同,所以不能直接使用。為此,科學家們決定用分餾的方法將它們分開。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在常溫下呈氣體狀態,通過蒸餾,它們會從蒸餾塔頂跑出來。
當加熱到40~150℃時,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化合物就會從蒸餾塔頂部流出,它們在這個溫度下呈液態。這部分液體油被稱為汽油。
當溫度為300℃時,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就會從蒸餾塔中部流出。這部分化合物也呈液態,被稱為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