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半正式出發,吳強和謝勇康以及劉建國同乘一輛車,陳揚與張主任坐另一輛車,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了這次洪水中除4502和測魚村所屬的東山區外受災情況最嚴重的蒼岩山鎮。
蒼岩山鎮的黨政領導班子早已接到了消息,鎮政府門口也早已被清理一淨,可是吳強卻並沒有將車開到鎮政府院裏去,而是停在了離鎮政府五百米之外的村道上,打開車門下車,腳下便是一片泥濘。
蒼岩山鎮一幹領導這下瞪眼了,一溜小跑的奔了過來,而吳強則是一扭頭,幹脆都不看他們一眼,徑直順著這條泥濘的村道走了下去。
這一幕陳揚身旁的督查室張主任看到後卻是皺起了眉頭,小聲向陳揚道:“小陳,你說吳書記這是幹什麼,怎麽也不去鎮政府,剛一來就跳進了泥湯裏?”
陳揚笑道:“張主任,我也正想問你呢?”
張主任哼笑一聲,卻是不再說話。
其實陳揚心裏又豈會不明白,隻是在這張主任麵前故意裝糊塗罷了,免得讓人家覺得自己年輕氣盛,不懂裝懂。
吳強來這裏是視察災情的,縣委書記親臨一線,為的是工作,為的是指揮救災,而不是去什麼鎮政府裏喝茶水,開虛會。而蒼岩山鎮的一幫黨政領導,現在齊刷刷的擺著門麵在這裏歡迎領導視察,不是給吳強心裏添堵嗎?看來這幹鎮領導還是不通吳強的心思啊,這麼大的災情,這麼多需要撫慰救助的群眾,這麼多被洪水衝毀的房屋、道路、橋梁,真正聰明的領導,做為鎮裏的父母官,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會油光潔淨的站在這裏候著,而是應該紮身在受災最重的地方,一副渾然忘我,一心救災的樣子才對。這時候對吳強失了禮數,隻會讓他高興,而絕不會讓他氣惱。
事不關己,陳揚也就不操那份兒心思,專心做好自己的文字記錄工作。
陳揚很清楚自己當下的職責,一門心思做記錄,絕不發表意見,尤其是吳強的指導性意見,要做為重點記錄下來,他跟著吳強在蒼岩山走了一天半,第二天下午在鎮政府開會,吳強要講話,而這篇講話稿的初稿,要由陳揚來草擬。
領導講話也屬於公文,公文不是闡發個人見解之作,它的法定作者是領導,也就是“奉命文章”。尤其是這種急性領導講話,要寫好真的很難,而且時間短,卻要求成稿快。最關鍵的,就是要領會領導意圖,明確行文目的,陳揚隻是草擬,接下來是劉建國閱改,最後是縣委辦主任謝勇康主筆統稿。
好在陳揚大體上摸準了吳強的心思,初稿草擬很快就完成了,卻又故意留出幾處紕漏來,目的就是為了讓劉建國和謝勇康進行填充修改。
稿子最後經吳強最終審閱後定了下來,交由鎮政府打印出來,這時候電腦還不普及,蒼岩山鎮政府用的還是兩台老式的“四通”,下午開會,連同領導講話和會議記錄再一次進行總結,形成專題記錄。
當天下午返回縣委後,關於吳強在蒼岩山視察的信息簡報以及吳強署名的講話稿很快就出來了,冀抗洪辦【1996】1號文很快便會下發到各鄉鎮及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這種腦力活兒也讓陳揚累的不輕。
明天吳強就會去東山,如此反複,陳揚知道接下來這段日子自己不會有輕閑了,好在吳強和謝勇康對自己的工作還算滿意,陳揚的心情和幹勁也挺足。
回到家後已經是晚上八點多,父親陳定飛不在家,劉巧娥見他回來,忙跑到廚房去給他做飯。
吃過飯後,劉巧娥從裏屋提出來一個大包,遞給陳揚,道:“這個包是那個開車撞你的李靜今天下午送來的,她來的很急,把這個交給我就急匆匆的走了,囑咐我務必要把這個交給你,說這裏麵的東西很重要,我也沒打開看過,給你吧。”
陳揚心裏一陣興奮,他知道,李靜的生意成了,而這包裏裝著的,就是幫小雪一家渡難的錢…………
********************************************
【該求的還繼續求,書評區頗顯冷清,大家要積極留言發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