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雲低風壓 (D)(1 / 2)

鬆開拉機柄,子彈上膛。

蕭海平將槍口自然下垂,槍背帶上肩。

這支有著20寸長槍管,外形近似俄軍製式的SVDM狙擊步槍的步槍,實際上是紅龍軍方部分特種作戰單位使用的[85-1式狙擊武器係統]。

使用.338BLK也就是8.6x51口徑子彈,這是一種將.338拉普阿·馬格南彈頭和7.62x51mm口徑北約標準彈殼結合而成的全新彈藥。

FMJ彈頭擁有3249J的槍口動能,出膛速度也有792m每秒,雖不及6.5mm克雷德莫爾彈,但對於中距離微聲武器來說已然足夠。

而.338BLK口徑狙擊彈是繼.300BLK口徑後,在戰爭前第二種被美軍特種部隊確定用作微聲用途的槍彈。

這支步槍上在前護木的下方安裝了皮卡汀尼導軌,機匣蓋也換成了帶有皮卡汀尼導軌的,槍托更是改成了配有高低可伸縮托腮板的版本。

但是誰也沒想到蕭海平的這支步槍沒有搭配提高精度的兩腳架,反而在護木下的導軌上安裝了一個KAC的垂直握把。

導軌機匣蓋上也裝了一具Vortex Razor HD Gen III 1-10倍低倍可變倍率瞄具。

再搭配那個擴容到15發的彈匣,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蕭海平壓根就沒打算用這支槍打遠距離射擊。

除了這支狙擊步槍,蕭海平就隻帶了一支加裝了擴容彈匣底座和RMR紅點的五代格洛克17。

這座室內靶場,準確地說是[作戰適應性訓練場地],能夠靈活更改布局。

今天的這場測試中,場景完全遵照城市戰場的環境搭建,四處都是瓦礫廢墟和戰車的殘骸,並且控製了光照條件,昏暗得就像垂暮之時。

24條活動靶盤的軌道隱藏良好,如此一來,受到訓練的射手就沒有辦法推測靶盤的出發點,或是在靶盤還沒加速到全速時就開始對它射擊。

的確會有隊員耍這種小聰明,畢競JACOS裏的普通士兵也通過了比尋常海豹隊員的選拔嚴苛許多的測試,對自己的射術有信心,也確實有實力。

如果還用常規靶場的設備來鍛煉馳們,對她們來說就像無聊的遊戲,越快結束越好。

而普通部隊的士兵,或許聽說過類似的步槍科目,提及手槍,他們會對二十五碼外的高速目標望而止步,認定那是妄想。

沒有警告或提示鈴聲,昏暗光照與凝滯的空氣中,射擊訓練一觸即發。

首個靶盤從兩點方向的貨框旁升起,與蕭海平的位置呈30度航向橫移。

它的路徑被裝滿混凝土的油桶和陶瓷防彈板的胸牆遮擋,第二個靶盤的出發點位於90度夾角開外,正左方向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