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魔性,貪欲(2 / 3)

徐家人深曉此事的厲害,對外隻說徐濟鳴是突發急病而亡,但一些知道此事的傭人卻被這麼大的一個秘密給憋得夠嗆,他們當著徐家人的麵不說,私下裏卻是議論紛紛。很快,這件事在徐家內部就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沒幾天,這事就傳到了外麵,被法租界巡捕房的人知道了。

一個大好的敲竹杠的機會掉了下來,巡捕房的人絕不會錯過。他們直接派人把徐濟鳴停放在殯儀館的棺材提走,掌握了最為關鍵的證據,緊接著就先後把徐濟皋和徐家小女兒徐濟華都抓了進去。

這一下,徐家保住小兒子的打算眼看就要落空了,這讓徐翔蓀十分著急,他隻好設法走通巡捕房的門路,希望用錢買下徐濟皋的一條命。於是他設法通過漢奸耿績之的關係找到了巡捕房的法籍總辦,想在巡捕房那裏把這件事給壓住。這位法籍總辦是個中國通,他知道此事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必將鬧騰開來,怕給自己惹麻煩,就趕緊安排“送神”。於是,他僅僅同意將徐濟華保釋,卻把屍體送到了驗屍所。查明確實是因傷致死之後,就把驗屍單和徐濟皋一起移交給了上海第二特區地方法院,徹底置身事外了。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徐翔蓀知道這事不經法院是不可能了,所以趕緊設法用錢打通法院的門路。他覺得到了法院,錢的作用就會變得更為有力。

這時的上海第二特區地方法院,已經改隸於汪偽政權的司法行政部了。這個案子鬧得風風雨雨,偽司法行政部的頭頭們生怕法院辦案時出現什麼閃失差池,讓偽政府公開出洋相。所以擔任次長的汪曼雲特地到上海見了法院院長孫紹康和刑庭庭長袁孝根,對他們一通說辭“曉以大義”,實際上是給他們敲警鍾,讓他們別在這件事上做文章,給汪偽漢奸集團惹來麻煩。孫、袁二人心想:徐家的錢不是白給的,何況還有來頭更大的人打了招呼呢。所以他們雖然嘴上一再請汪曼雲和部裏放心,至於怎麼來判斷這樁案子,私下裏早已達成了一致。

有了金錢說話,有了後台撐腰,案子的審理就成了遮人耳目的表演,隻是這情節有些蹩腳。在法庭上,徐濟皋按照律師的提前授意,一味地裝瘋賣傻,無論怎麼訊問就是不開口說話。法院裝模作樣地開了幾次庭之後,就直接判了個十年有期徒刑。

這個審判結果一出來,輿論一片嘩然。尤其是一些想借此事敲徐家一筆而沒有得逞的小報記者,更是狠狠揪住不放,不斷地“披露”一些案件的“內幕”,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汪偽政權。偽司法行政部更是首當其衝,成為眾矢之的。

為了平息輿論,給上頭一個交代,偽司法行政部不得不派出一位司長到上海清查此事。可汪偽集團是“洪洞縣裏無好人”,這位司長剛到上海就有人給送上了一筆厚禮,拿到錢後,他居然直接悄悄地回了南京。回去以後,他就對上頭說這件案子牽涉甚廣,根本不是自己這個司長能夠查出名堂來的,直接把皮球踢了出去。

偽司法行政部在這件事上也起了幹戈,次長汪曼雲抓住這個機會找起了青年黨的碴,說青年黨的人受賄。出身青年黨的部長趙毓鬆正愁這事沒法了斷,見汪曼雲跳將出來,借機來了個順水推舟——我派出去的人不行,那就你來吧!於是,趙毓鬆以汪曼雲對上海的情況熟悉為由,讓他派員去查辦此事。

汪曼雲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有苦說不出,隻好硬著頭皮把自己的老師,部裏的參事彭綮派到了上海。汪曼雲是覺得,彭綮是司法界的前輩,操守一向不錯,估計不會給自己捅出什麼婁子,才把這件棘手的事情交給了他。彭綮走了以後,汪曼雲還是覺得放心不下,自己也緊跟著去了上海。

汪曼雲到上海的第二天,耿績之就知道了消息,設法請汪曼雲到自己家裏吃飯。由於兩人有著把兄弟的關係,所以耿績之並不隱瞞,直接對他說:“徐濟皋的這個案子,我參與了一些,現在情況很不妙。如今你來主持這件事,希望看在兄弟的情分上,無論如何都要幫我這個忙。不然的話,兄弟就沒法在這裏混下去了,你的情意,兄弟自然會銘記在心,徐家也會感謝你的!”

汪曼雲見耿績之要走自己的門路,趕緊對他說:“績之,即使你不找我,我也要去找你的。此前我也有耳聞,你在這個案子中參與了很多,我希望你及早從中撤出。現在這個案子已經引起了各方麵的關注,沒有什麼回旋的餘地了,你要當心引火燒身啊!”耿績之還以為汪曼雲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就從口袋裏掏出一張支票,對他說:“這是徐家的一份心意,他們不好冒昧求見你,就讓我代轉,請你收下,不要拂了人家的一番美意。徐翔蓀也確實可憐,不過是想給自己留個傳宗接代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