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主子風光好清鄉(2 / 2)

“第一夫人”不好伺候,這在汪偽集團的漢奸圈裏是眾所周知的。雖然李士群對此事也感到頗為棘手,但他還是十分高興。他當然知道,他的“汪老大”和自己一樣,也是個懼內的主兒。隻要伺候好了“一姐”,“一哥”怎麼會不對自己另眼相看呢!雖然此前自己也沒少走後宮路線辦事,但這樣近距離地接觸“一姐”的機會畢竟不多啊!再說了,這“一哥”來了還要談談工作,稍有疏漏還會惹來麻煩,可“一姐”來了隻要吃好、玩好、拿好就萬事皆好。相形之下,李士群把這當成了一件大好事,招待起來自然不遺餘力。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一姐”的個性還是出乎李士群的意料。她根本不按李士群安排的路線去“檢查”工作,而是一心想著哪裏好玩,哪裏有好吃的,連做個樣子都懶得配合。玩夠了、吃夠了,再找幾個汪精衛視察過的地方照上幾張照片了事。反正她如何“視察”、如何“談問疾苦”、如何“鼓勵士卒”等一大堆如何,都有那些舞文弄墨的汪偽記者去給扯圓呢!

一個報告也沒有聽取,一個會議也沒有參加,一個“指示”也沒發表,“第一夫人”就完成了她的視察,最後居然也是有模有樣,有聲音有圖像,也是一大奇聞。這位“一姐”的蘇州之行玩得開心,吃得合心,最後也拿得稱心。李士群眼見這“第一夫人”對他那些“清鄉”的“業績”根本不感興趣,隻好另想辦法,以求在夫人麵前拿出點兒個人的誠意。於是他就一路仔細觀察,不時也用言語刺問,想知道什麼合這位夫人的胃口。

也許是這位“一姐”體貼李士群,不想讓他過於費腦筋,所以有一天“視察”到古董店,在那裏東看西瞅,還真就看上了幾件,可就是這價碼談不攏。開店的看出這是個闊綽角色,便一再讓價以求做成一筆大買賣,可是不論店家怎麼讓步,陳璧君就是一個勁喊高。這一切都被陪同在側的李士群看在眼裏,自然也領會到了其“精神”。他對著店主使了個眼色之後就勸陳離開這裏,還對這位第一夫人說了句:“古董這類物件,隻要有緣,終歸是您的。”

陳璧君怎會聽不懂這弦外之音,心下頓時了然,覺得李士群是個明白人,就興致勃勃地去別處轉看去了。等到陳璧君離開的時候,這些和她“有緣”的物件自然是作為李士群的心意被送到了她的手裏。據說這次到“清鄉”地區“視察”,讓這位“一姐”上了癮。在汪精衛的安排之下,後來她又到杭州同樣作為了一番,一路上擺擺架子,作作秀,耍耍脾氣,吃吃喝喝,連拿帶要,搞得好不威風。大小漢奸們竭力逢迎,生怕讓這位夫人挑出什麼不是,給自己穿雙“小鞋”。

李士群最在行的是鑽營、巴結、玩陰謀、搞暗殺,並不懂得“官場”中的自保之道。他的大小主子在視察“清鄉”工作的時候,看到了他一手“經營”出來的“業績”,也看到了他的飛揚跋扈和積累下的“力量”。所謂樹大招風,李士群一心想在主子麵前進行一番表功,不料主子們看到的卻是問題的另一麵。通過“清鄉”,李士群所掌握的特工體係已經成為汪偽集團中原有主要派係之外的另外一個舉足輕重的派別,這不由得讓鬼子和大漢奸們暗自心驚。也許是因為對自己的“輝煌”過於沉迷,李士群這個陰險狡詐之徒竟然失去了警惕性,對主子們心裏的那些“化學反應”渾然不覺。於是,他為自己精心修築的通往更高位子的階梯也就成了引導他走向滅亡的道路。看來,這個當初的神童並沒有認真地翻看一下曆史,不知道自己其實隻是一棵牆上的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