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默邨和李士群二人的爭鬥,不僅圈內有人平白無故地做了犧牲品,更有圈外的無辜者因此身亡喪命。
百樂門的舞女陳曼麗就是這樣一個倒黴蛋。
1939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馳名滬上的百樂門舞廳的舞池裏,一對對亂世中的紅塵男女正在隨著頹靡的音樂翩翩起舞,沒有一個人嗅到這燈紅酒綠中的死亡氣息。正當眾人如癡如醉之時,場內突然響起了槍聲。於是男人丟了風度,女人忘了儀態,一窩蜂似的擠著逃往門外。就在還沒有幾個人穿過這道生死門的時候,第二槍響起,陳曼麗應聲倒地,就此沒了性命。
這陳曼麗雖說是百樂門的紅人,可也沒有惹過什麼大的是非,何至於命殞槍下呢?流言有很多版本,充滿了想象與誇張——這從來都是流言的特點。但真相永遠隻有一個,陳曼麗其實隻是死於流彈!
在這起死亡中,香豔隻是一個意外的噱頭,而事實又是什麼?這一槍為何人所開?要了陳曼麗命的那枚子彈又是給何人預備的呢?這事得從頭說起。
76號裏有一個人叫彭年,是丁默邨的黨羽,曾經做過福建的行政督察專員和和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的政治部主任。丁、彭二人算是老友,所以丁默邨發達以後就把他拉了過來並委以重任。
李士群最初沒有想把彭年怎麼樣,他也不可能把丁默邨這條線上的人一個一個全部幹掉,他還沒愚蠢到這般田地。直到有一天李士群得到了一個情報,說彭年還在為軍統方麵做事。這條消息讓李士群的眼睛為之一亮,對於消息本身的真假他根本無心理會,重要的是這給了他一個行動的理由。
於是李士群暗地裏在彭年的身上下起了工夫,他安排了幾個親信特務對彭年展開調查。這些特務自有他們的手段,關於彭年的各種信息不斷被送到了李士群那裏。李士群對這些雜亂的信息一條一條地進行分析,以從中找出彭年的把柄,可是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出一條可以公開置彭於死地的信息,李士群不由得大罵手下的幾個人是蠢貨。
罵人能痛快一下心理,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思來量去,李士群決定背地裏除掉彭年。他記得這樣一條有關彭年的信息:
彭年,嗜鴉片,好跳舞,尤喜以百樂門舞廳舞女陳氏曼麗者為伴。
這種關於個人喜好的描述,在別人眼裏沒有什麼價值,但在李士群等人眼裏卻是寶貴的信息點。他們關心的是如何找出可以下手的機會,這個機會可以在一個人吃喝拉撒等任何習慣中出現。他們當初抓住王天木,不也隻是利用了他定時出入一個茶室的習慣嗎?所以做特工也不隻是打打殺殺,機會不對,你就是有千軍萬馬也無濟於事。機會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下定決心以後,李士群就把吳世寶叫到了他的跟前,對著他耳語了一番。吳世寶馬上心領神會,對李士群拍著胸脯說:“您就放心吧,屬下保證幹得漂亮,讓您滿意!”
李士群斜著眼睛看吳世寶,半笑半罵地對他說:“辦不好的話,當心我扒了你的狗皮!”
吳世寶像領了賞錢一般高高興興地出去了。李士群給他下的密令就是,要讓他派人,趁著彭年跳舞的時候把他殺掉。李士群如此大膽,是因為他知道那段時間76號和中統、軍統之間互相殺來殺去。彭年在這個時候被殺,隻要殺他的人能夠脫身,就根本沒辦法查出究竟是誰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