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後第一次讀紅樓夢,隻讀了一章,覺得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應該是白話文和古文小說還是存在差異的。
說起來白話文,就想到了魯迅先生著名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向來是現在的文章更偏向日常用語,便是搜狗輸入法打起字來,現代的語言就比文言文更容易打出來。
紅樓夢就不一樣,還是有好多字詞語句使用輸入法輸入起來不是那麼的快捷方便,很明顯的感受到文言文跟現代白話文之間的區別。
另外就是又好些字都不認識,或者說之前讀書時知道大概意思,但是真是用拚音打字時,就是不確定具體的讀音,比如“飛觥限斝”中第二個和第四個字一時就會忘記到底讀音是什麼。
另外還有諸多語句不解其意,像是“當日地陷東南”“癩頭跣腳”“又淹蹇住了”“不知可納芹意否”等等,有的是不解其子意,有的是可能於當時風俗相關,有的就莫名其妙不知為何出現在此處有上這麼一句。
若說字、詞、句、段落、文章,便是字這一點,就發現自己學的不甚踏實,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總有問題。
單論字而言,常用字一共有多少個?我認識多少個呢?
是不是認識也存在程度,有一音多字,有一字多音,不同構詞下音譯不同。話說漢字的構成邏輯又是什麼?
查字典的時候,偏旁部首,拚音輸入的時候不知道讀音的字又該怎麼打出來?
㗊使用u\\u0027kou\\u0027kou\\u0027kou\\u0027kou既可以帶出來這個不認識的字,但是有的偏旁部首不清楚,也是必須得轉手寫才能把字打出來。
之前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都是略過去或者強行按個音節上去,根據上下文聯係文字含義,也因此估計這麼多年,讀了這麼多文字仍舊有好多都是含糊過去的。
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要重新識字才好?若要重新識字,又應該從何識起字來?
《千字文》有一千個字,裏麵確實真的還有不認識的,真的好尷尬......
但是漢字簡化之後,好像千字文已經不足一千個字了......
或者分析一下紅樓夢的常用字,哪些字眼用的最多,都是什麼含義,通常怎麼使用?
這些字可以按照什麼分類等等,使用什麼方法做這個統計呢?自然語言處理,算了,這個太高級了,直接用Python拆分出來所有的字,然後統計一下每個字的使用頻率好了。
具體看正文:
當日地陷東南,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我專門還百度了一下主要有三種解法:
1.這句出自中國古代神話,說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從而引出女媧補天的傳說,從而引出紅樓夢中通靈寶玉為女媧補天時多餘的一顆補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