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460天(1 / 2)

2013年3月3日

身為高二學生的文雨清距離2014年的高考還有460天整。

縣醫院重症監護室

剛剛結束了寒假班的考試,等來了一個久違雙休的文雨清,抓住了開學前最後一個不用上晚自習的機會,來到了爺爺的病房陪伴剛剛轉院回來的爺爺。

文雨清一進門就開始喊著“爺爺,我今天晚上不上課來陪你了。”

剛結束了一輪化療後,瘦的隻剩下一把皮包骨的爺爺,靠在病床上和隔壁床的大爺一起聊著天。

一旁陪著的姑姑見到文雨清的到來,給文雨清塞了一顆放在床頭櫃裏的蘆柑。

“專門給你留的,水多還甜。”

“謝謝姑姑。”

文雨清順手坐在床邊的板凳上就開始扒果皮,將露出的果瓤扒出來一瓣就往嘴裏塞,剩下的又塞回了爺爺的手心裏。

爺爺感受到手裏的重量,說話的聲音停了下來。

隔壁床的大爺看到這祖孫倆的動作,不由得發問:“這是你家老幾的孩子?真乖。”

爺爺摸了摸文雨清的後腦勺:“老三家的,今年高二,我孫子輩裏最會心疼人的。”

文雨清聽到爺爺們談話點到自己,對著隔壁床的大爺點頭問好之後,就沒有插話繼續聽著爺爺們的聊天。

可能是因為文雨清這個高考生到來的關係,不知不覺間隔壁床的大爺將話題拐到了學習上。

“現在的孩子們條件多好呀,你隻需要好好讀書,飯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啥活都不用幹。哪像以前呀。”

爺爺跟著這一句感慨也回憶起過往。

“可不是嗎,就別的不說,以前的孩子們讀書那是真的難啊。”

爺爺不忙不慌的接過話茬,用著自己多年的教書水平,開始講起自己年輕時與孩子們的故事。

“我當時是我們那附近三個村裏唯一一所學校裏的小學語文老師。

你想想三個村子裏就隻有一所學校,學生上學每天都得翻兩三個山頭才能到學校,光走路都得一個多小時。”

姑姑聽的在一邊直點頭。

“平時閑一點的時候放學了就回家吃飯做家務,這遇到農忙時候趕回家幫忙幹農活,等到回家天都黑了。

後來咱們學校每年遇到農忙的時候就調整上課時間,早早的給孩子們放學,回家幫忙幹活去。”

“農村裏的孩子們,一個個每天都要在家幹活,孩子最多念到初中就輟學回家務農或者出去打工掙錢了。

哪裏像現在的孩子們,吃喝不愁安心學習就好。”

文雨清聽著爺爺輕描淡寫的說著過去農村孩子們的生活。

第一次通過想象去了解一個不曾到達過、聽父母憶苦思甜時才會提起的年代,這個年代的辛酸苦辣也是第一次從曆史課本裏有了更加具體的畫麵。

就在文雨清恍神的時間裏,爺爺的話語又將她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說是語文老師,其實語文、數學這些基礎課程都要教,每個年級的學生不多隻能兩三個年級的孩子混在一起教。”

“一節課分為兩部分,上半節課先教低年級的,下半節課再教高年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