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國北邊兒有個萬源府……
萬源府北邊兒有個清江縣……
清江縣北邊兒有個伍家村……
伍家村村北頭兒有戶人家……
這戶人家姓伍,好吧,伍家村大部分人家都姓伍。
話說村北頭這戶人家的戶主叫伍大郎。
不過咱們要說的不是這伍大郎,而是要說伍大郎的兒子,伍小寶……
說起這伍小寶啊,那可不得了。
十個月就踉蹌著開始走路,三歲能將三字經倒背如流,不過他背誦的三字經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
你好壞、不要嘛……
你快點、不要停……
這伍小寶為何會如此優秀呢?
不用說,他肯定不是本地人兒,他是一名外來戶,而且還是受過九年高等義務教育的外來戶。
伍大郎夫妻對他們的這個兒子是又愛又恨。
恨的是伍小寶整天調皮搗蛋,一天到晚的在村子裏招貓逗狗。
還時不時把族裏的孩子揍得哭唧唧的,簡直可以說是村裏孩子當中的一霸。
他五歲進入伍家族學讀書,第一天去學堂就將同學打得鼻青臉腫,牙都給人家打掉了兩顆。
最後伍大郎兩口子親自到人家孩子家裏去賠禮道歉,還賠了一兩銀子。
然後又去學堂給教書先生賠禮道歉,不然人家先生不再讓伍小寶到學堂去讀書。
愛的是,伍小寶從小又特別懂事,他還穿著開襠褲沒灶頭高呢,就搭著凳子爬到灶頭上蹲著幫忙洗碗。
伍大郎兩口子下地幹活,伍小寶就跟著去幫忙拔草。
學堂裏的老先生對伍小寶也同樣是又愛又恨。
教書先生愛的是伍小寶聰明,不管是什麼,他隻要教一遍,伍小寶就會了。
這讓老先生高興不已,他覺得伍小寶絕對是個神童,是塊讀書的好料子。
但伍小寶實在是調皮,稍有人惹到他,他就把人家揍一頓,這讓老先生有些不喜。
老先生多次找伍小寶和伍大郎談過話,讓他們父親多教育孩子,讓伍小寶收收性子。
伍小寶卻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個身上長滿刺的人,別人才不會隨意拿捏。
這一年,伍小寶八歲。
時值金秋,田裏的稻穗沉甸甸的一片金黃。
今年的天時好,收成不錯,一畝估計能收二十鬥穀子,比往年多了不少。
今日休沐沒有上學,伍小寶跟在伍大郎後麵,背著小手走在田埂上,時不時的用手撫摸黃燦燦的稻穗。
伍小寶拈了一粒稻穀用牙咬了一下,他又將咬碎的稻穀用手指拈著看了看,然後說道:“爹,這塊田的稻穀可以收了。”
伍大郎回頭笑著說道:“你怎麼看出來這稻穀可以收了?”
伍小寶就將拈著的稻米給老爹看,“爹你看,稻米已經硬了,漿已經完全收好,這兩天就可以開始收了。”
伍大郎道:“沒錯,這塊田的稻子明天就可以收了,其他田裏的也差不多了。”
“爹,去看看我那塊田裏的稻子,我估計能比你田裏的稻子多收不少。”
伍小寶有一塊自己的田,也就一分的樣子。
伍小寶不但有一塊田,還有一塊菜地。
這是他兩年前找他爹要的,他除了喜歡招貓逗狗,還喜歡種地。
好吧,他不是真的喜歡種地,而是這裏的糧食產量太低了,他想要搞一塊試驗田,增加糧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