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蓬一直在旁邊觀察,但一個橢圓燈籠被做出來,蓮蓬也沒有找到任何靈感,這種燈籠如果安裝上蠟燭,燈籠也不能旋轉,旋轉的話蠟燭可能會掉,蠟油也會滴到紙上或是布上。
蓮蓬看著幾個燈籠,可沒有一個她想要的,但也用做好的燈籠模擬實驗,如果能讓燈籠一直保持不動,也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曉山在新車的前方,兩邊各添加一個裝置,用來固定燈籠,這兩個燈籠是用白色紙糊成的,曉山也等天黑在院子裏麵試驗過,用作照明還是不錯,院子裏麵抹的平,沒有顛簸,不知道上道路上會怎麼樣。
曉山卻感覺不錯,就是蠟燭有些費,可能要多收集一些鬆脂,做個燈盞,或許會好一些,她看蓮蓬實在是困惑,又響起那燈籠的樣子,抽空給蓮蓬編織出一個竹球。
蓮蓬拿到球,往裏麵塞入一個布球,邊拋邊觀察,在夜集上的燈籠,裏麵的蠟燭在拋扔的過程中,肯定是保持不動的,蓮蓬便開始在球裏麵做各種嚐試,往裏麵加上很多結構,但都不能讓布球保持不動。
就這麼一直僵持,蓮蓬恨不得把腦子裏所有的東西全部翻出來看看,以前學過的知識都在腦海中一點點閃過,蓮蓬突然想到什麼,急急忙忙準備實驗。
蓮蓬找來竹條,在火上烤,使竹條變形,又在竹球上一陣鼓搗,拋向空中仔細觀察,反複調整位置,終於在再次實驗中無論如何轉動燈籠,裏麵始終保持水平。
知識還是有用的!
蓮蓬在卡丹環的原理基礎上稍作改良,在球內中心固定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圓環,以互相垂直的軸點組合連接,內側圓環上麵還要添加一個支架,用來固定蠟燭,受重力作用影響,便能始終保持向下的姿態。
蓮蓬找方大翠要來蠟燭,截取下一些固定在支架上,找方大翠幫她點燃蠟燭,小心翼翼轉動,蠟燭沒有一點翻滾,猛的向空中拋去。
“曉蓮蓬!幹嘛呢!那球能往天上拋嘛!我看你是想吃一頓巴掌!”
何水兒進門來正好看到這一幕,急忙大喊,蓮蓬被何水兒嚇了一跳,卻也沒忘接住球,更是給方大翠何水兒嚇到,怕裏麵的火燒到蓮蓬,仔細一看,卻都傻眼,裏麵的蠟燭紋絲未動。
何水兒氣的不輕,拿過竹球將裏麵的蠟燭吹滅,拉過蓮蓬就要打,蓮蓬趕緊辯解,每次何水兒連名帶姓的叫人那就是說明她在暴怒的邊緣,蓮蓬可不想挨打。
“娘,娘,娘,你記得在夜集上的那個燈籠嘛?我好像做出來了!”
何水兒懷疑地看著被吹滅的球,裏麵不過是拴著幾根竹條,就能做出那燈籠?
蓮蓬看何水兒明顯不信,就讓方大翠再次幫她點燃,拿在手裏隨意轉動起來,看看何水兒,咽咽口水,再一次將竹球拋起來,三人都盯著燈籠,裏麵燃燒的蠟燭一直是向上的!
“這還真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