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問朱小燕怎麼那般開心,朱小燕又把我介紹給她們,告訴她們,我是她哥。
她又驕傲地向同學炫耀,我是省狀元,現在是國內第一名校京都大學的精英,惹得她們陣陣驚歎,紛紛跟我打招呼。
她們正在學校的操場參加元宵節校園晚會,我看她們玩得開心,不想過久地占用她的時間,便隨意同她聊幾句,祝她元宵節快樂,掛斷視頻通話。
今天吃的湯圓太多了,肚子鼓鼓的,坐著有些不舒服,便拿起一本書,在資料室邊看邊來回踱步。
這個晚上,我又沒有回宿舍,在資料室中勉強睡三個小時,六點準時起來,看書到七點多,去飯堂打我和吳錦林的早餐,到吳錦林辦公室。
果然,吳錦林同我說了,收割機控製係統研發團隊組建完成之事。
他給我一個驚喜,那就是啟用一直空著的八號實驗,作為三重機械在京都大學科海樓的長期新產品研發室,用於幫助三重機械研發重點新型的農用機械。
不過,三重機械每一年,必須提供一千萬的實驗室維護費用。
除掉本次的收割機,以後,凡是有什麼重大的,有巨大經濟價值的新型農用機械產品麵世,三重機械與科海樓須簽定分成協議,該新型農用機械產品,銷售利潤的二成,歸科海樓所有。
他在跟我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是用谘詢的語氣同我說的,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完全把我當成三重機械的老板,他則是科海樓的代表,在跟我談判。
有這種感覺,我是特別別扭的。
他的表情,要多認真有多認真,甚至還詢問我有什麼意見沒有?
我還真懷疑他是不是失憶了?
三重機械真正的幕後老板是他,我隻是他的代表而已。
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我是能有意見的嗎?
見我沒意見,他還煞有介事的拍板,就這麼定了。
我點頭說好,然後告訴他,我打算讓三重機械派出幾名技術人員,包括設計這款新型收割機的機械工程師,參與收割機的研究開發。
如此,研究成功之後,我們就不需要另外再派人去三重機械指導,他們這些技術人員回廠之後,直接開工生產。
同時,也當成是對他們的一次培訓,增強他們的技能。
吳錦林痛快答應,還承諾會給他們發放臨時通行證,讓他們進出科海樓。
談妥之後,我跟著他上十五號實驗室,他去指導曹子夜等人研究鷹擊三型無人機!
我回到資料室,坐下的時候,突然想起,吳錦林不是說了,這半個月,是他帶教我嗎?
他教我什麼?
我莫名的就產生了一個怪誕的念頭,他不會是單純的想讓我給他打半個月的早餐吧?
我立刻把這個念頭抹掉,搞得好像人家吳錦林吃不起早餐一樣。
不久之後,事實證明,吳錦林就是單純的讓我給他打半個月早餐而已。
十五天後,他就幾乎沒有十五號實驗室出現過。
而在十五號實驗室的三個月裏,吳錦林沒有親自教過我任何東西。
直到若幹年後,我慢慢地回想過往,才意會出他這樣做真正的意圖。
他想同我培養感情,隻是,他太忙了,我也忙,又不是忙一個等級的事情,沒辦法產生更多接觸。
所以,就想著經常同我吃個早餐,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