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北邊大捷,大軍不日就要回京了。”京都某茶館,一人道,那語氣之激動好像是他上了戰場打了勝仗似的。
“葉將軍不愧是大雍朝的戰神,百戰百勝。”又一人附和道。
“聽說此次回京,聖上要為他賜婚,也不知道哪家貴女進葉家門呢。”
“聖人曾賜過美人予他,結果到邊城沒幾個月,就香消玉殞,傳聞是因為葉將軍因殺伐不斷,煞氣太重,故而克妻。”
“傳聞有多少當的真,葉將軍可是保家衛國的大好男兒。”
“誰又說葉將軍不好了,隻是既有這傳聞出來,葉家也隻餘他一人,隻怕八字硬,煞氣重也不是空穴來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這邊議論暫且不論,隻說如今的雍朝聖上正德皇帝,也在為此感到頭疼。
偌大的宮殿中,隻有聖上批閱奏折的聲音。趙大伴隨侍在身側,垂眸不語。
“朕當初是不是做錯了,原想著送兩個人過去,葉家就這麼一個獨苗,又是在沙場,好歹留下一點血脈,誰成想給昭臨留下了克妻的名聲。”聖上放下手中的朱筆,抬手揉著睛明穴,緩聲道。
“奴才覺得倒是那兩個官女子福薄,辜負了聖恩。”趙大伴輕聲道出自己的想法,就這事,真要怪皇帝,多少命也不夠送的。
“如今,朕膝下也沒有適齡的女兒。京中適齡貴女但是多,你瞧瞧,剛有點風聲說朕有意為昭臨賜婚,個個連門都不敢出。”聖上的語氣多少帶著些怒氣。
趙大伴接過宮婢端來的熱茶,躬身雙手奉給陛下,言道“宮中雖沒有適齡公主,宗室中也有不少貴女。遠的不說,隻說楚王爺,出了名的女兒緣好,去年還給添了七姑娘呢。”
楚王這個弟弟,風流成性,姬妾眾多,王妃出身世家,最是賢良淑德,從兒女數量就可看出王妃的大度。整個宗室裏,也就楚王子嗣最多,這個弟弟旁的指望不上,這一點倒是幫他解決的難題。
“宣楚王進宮。”聖上話音剛落,趙大伴的禮就行了下來,緊接著便是一陣腳步越來越遠。
這日楚王湊巧在府內不曾外出,聖上等了約半個時辰的功夫,趙大伴帶著楚王進了宮殿。
隻一進殿,便聽楚王高聲道:“皇兄尋我何事?”
聖上看著眼前大腹便便的弟弟,不明白皇家子弟曆來皮相不差,怎的這個弟弟,生就一副憨相,自他登基後,這個弟弟似是一年胖似一年。
“年紀越大,規矩越不像樣子。”聖上不輕不重的斥了句。
“嘿嘿,這又沒別人。”楚王笑起來更憨了。
聖上似是閉了閉眼,怕也是覺得楚王笑起來的傻樣子有些沒眼看。“北邊大捷,此次北蠻重創,北邊可得安穩一段時間。朕想著葉家滿門護我蘇家江山,隻剩葉昭臨一個,趁這段時間召他回京賜婚,怎麼也要葉家有血脈留下。”
“既是皇兄的決定,定不會錯,叫弟弟來做什麼,我又不能嫁人。”
聽了這話,聖上簡直要不孝的去懷疑,這個弟弟和他是不是一母同胞了,怎的這麼蠢!端起手邊的涼茶喝一大口,壓下要脫口而出的粗話。
“朕膝下女兒確沒有適齡的,其他宗室子總歸又隔一層。你有幾個女兒不是剛好適齡,回去與王妃商量一下,看看哪個女兒願意。”
“可傳聞葉昭臨目似銅鈴,麵如鍾馗,一身煞氣還克妻。王妃雖賢良,可最是疼愛子女,何況長女已經遠嫁安慶府,四丫頭雖未議親,王妃怕是不能同意。”楚王雖然風流,也寵愛姬妾,可對於王妃是絕對的尊重。不然子女親事,他也不會這麼重視王妃的意見。
“朕何曾說過必是嫡女,你府上側妃不也有女兒,都定了親?”聖上的語氣算不得好,實在是沒法和這個蠢弟弟溝通,能把自己給氣掉幾年壽命。“你回去吧,和王妃好好商量一下人選,四丫頭就不算在內了。”
“是,弟弟這就回去。”雖然人設有點蠢的楚王,倒也不至於聽不出聖上攆人的話。這事最終還是落在他頭上了,這人選聖上也指明了,從側妃所處的女兒裏選。側妃陳氏育有一子一女,女兒是去年剛出生的七丫頭,誰家娶個奶娃娃回去當媳婦。看來隻能從側妃喬氏所處的兩個丫頭裏選了,隻是他向來寵愛喬氏,隻怕這回喬氏有的哭鬧了。多思無益,還是趕緊回去找王妃先商量吧,王妃這麼聰明,定是能想出好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