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偶動凡心遭劫難 仙童玉女貶凡塵(1 / 2)

此書不提三皇治世,不道五帝定倫,不說漢唐盛世,單表大宋真宗年間杭州西湖邊上的一段人妖奇緣,要盡曉其事,還得聽吾慢慢道來:

話說天庭,有無邊之勝景,無以計數之珍奇,天上眾神,可言是大飽眼福,然時日長久,竟也有生厭之時。

在西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名喚紫鵑的仙子,她本為塵世俗女,因其行善積德,忠孝兩全,遂感動上蒼,被收於西王母娘娘身邊,做一侍女,至今已過千年了。

紫鵑仙子喜於遊玩,天庭廣闊勝景,她已大致遊遍。今日,正值王母娘娘所辦的蟠桃盛會,眾仙具已至瑤池赴會,獨留紫鵑在家。一人卻也無事可做,紫鵑獨坐宮門前,忽然腦中竟浮現了凡塵的景象,這竟勾起了紫鵑仙子的一些往事:自己不知不覺來到這天庭已有千年了,這千年來,因天宮天條所限,自己還沒下過凡塵呢,千年過去了,不知現在凡間變成了什麼樣了。 正想著,忽見正對麵飄來一朵祥雲,定眼一看,紫鵑卻也認識,原來是南極仙宮的司香仙童駕雲而來。這司香仙童,法力廣大,現乃是南極仙宮的守護仙子,因常與南極仙翁來會見王母娘娘,漸漸地他便與紫鵑相識,成了好朋友。司香見到紫鵑,便跳下雲端,走了上來。

紫鵑忙行禮,道:“仙童何處去?怎會路過此間?”司香還禮道:“奉仙翁之命,采來靈芝草,正要趕往瑤池,不想卻看到姐姐。什麼,姐姐今日看守宮門?”紫鵑答道:“正是,今眾姐妹皆隨娘娘赴會,獨我在此看門。”司香說道:“原來如此,那姐姐好好看門,愚弟告辭了。”說說便換來祥雲,朝瑤池方向去了。

看著司香遠去的背影,紫鵑仙子又坐於宮門前,孤獨地神遊於凡間的種種景象中:立馬草原、雪山腳下,一群溫順肥壯的牛羊,正在那裏覓食青草;在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熱情奔放的駿馬,正在那兒歡快地馳奔;天空中,白雲朵朵,正清逸地翱翔,金色的太陽,正光芒四射……看不盡的景,道不完的情,都在紫鵑的心中流淌著。想想,紫鵑此時竟有了下凡的念頭。

蟠桃盛會不是要有三日方才結束?紫鵑心道:我何不趁此良機下凡走走?紫鵑心裏明白,偷下凡塵乃是違反天規的,但心中想望的驅使,卻也沒有什麼顧忌。再者,隻去一刻,又有何關係?遂決定下凡一次。

南天門是所有仙人通往凡間之路,自有天兵天將把守,未經允許,是不可隨意放行的。紫鵑深知厲害,不敢從南天門走入,故向西門偷偷走來。

西天門非正門,要至凡塵,必繞遠道,過往神仙一般不走,故把守較鬆,對紫鵑而言,正是機會難得。看到守衛天兵走過,紫鵑急急移身至門外,一縱身,便朝塵世而來。

此時凡塵,正值周桓王治世之時。自武王克商,周朝建立,至犬戎殺幽王,滅西周,傳國已有三百餘年。而幽王無道,招殺身之禍,幽王太子姬宣臼由鎬京遷都於洛邑,繼續正統,傳至桓王姬林,已有六十年。然天下曆經多年戰事,百姓仍苦。紫鵑下至凡間,看到的,處處都是破舊不堪的景象。而更甚的,是那無家可歸的、無衣無食的百姓。紫鵑看罷,心中不禁悲傷不已。於是,她便於雍城正南五十裏,建房開墾,收容那可憐之人。不到三月,竟有三百之多。朝廷知曉,極為感動。感紫鵑之德,朝廷下令新建一座“感恩祠”,借此以表紫鵑之功。百姓還自發雕塑一尊紫鵑塑像,供奉其中,尊其救世菩薩,日日香火不斷。

話說兩頭。且說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等眾神正享蟠桃盛會之樂,忽值日星官上前奏報:“啟奏玉帝,適才臣觀西天門有一彩光朝凡界而去,不知緣由,特來稟報。”玉皇大帝放下手中酒杯,道:“真有此事?眾仙速速至自家清點,看誰如此膽大,私自下凡,速來稟報!”眾仙領旨,紛紛譴人回宮清點。

不一會,眾神回轉,上前稟報,宮中並無下凡者。玉帝道:“此事蹊蹺,或有未查之地,命二十八星宿速下凡間,仔細追查,不得有誤。”二十八星宿領旨退下,即刻往凡塵而來。

因王母娘娘所住宮中未查點,故而尚未發現紫鵑即是偷下凡塵之人。司香仙童正是想到此,才與南極仙翁告假回宮,而自己卻朝紫鵑這邊飛來。

一到宮門前,未見紫鵑仙子,又見宮門緊閉,司香仙童一驚,心道:“不好!姐姐闖禍了!”司香思來想去,最後決定親自下凡尋找紫鵑,以免她被二十八星宿抓住而遭到責罰。

司香朝南天門駕雲而來,天門守將正好與他認識,編了個理由,司香便順利走下凡間。

凡塵廣大,卻也不知該去何處尋。一日,一身凡人打扮的司香仙童,無意間聽到了有關“感恩祠”的一些事跡,他細細問了一些知情的百姓,覺得這或許是一個線索,於是便尋訪而來。到了感恩祠裏,一見那尊塑像,暗叫不好,便向人打探紫鵑的下落。村民告訴他,此時紫鵑正在前方幫村民建房子。找到紫鵑,急忙叫道:“姐姐,找你找得好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