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出生在非常貧窮的家庭,父親輩有七、八個姊妹,父親是唯一的男孩。說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但似乎她父親非常喜歡妹妹,可高寒從小到大從未體會過父愛,所以在她的意識中從不知道依靠男人解決問題,她不管在上學階段,還是工作後,從不依靠男人解決問題,就好像自己永遠是獨立的個體,也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鋼鐵之身。
好的是她有一個非常包容、強大、樂觀、能幹的母親。她說自從記事起,就知道母親非常任勞任怨,一大家十幾個人吃飯,永遠是母親一個人做飯,沒有任何人幫忙。做飯的時候從來看不到任何人,吃飯時大家似乎都冒了出來,母親永遠是那個最後吃飯的人。
母親嫁過來的時候,後麵的小姑子們非常多,她說從記事起,那些姑姑們就沒少給母親氣受。所以從小開始,她就非常討厭自己的姑姑們,直到現在她說都想不起來那些姑姑長什麼樣子,她基本跟她們之間沒有什麼來往。
可她母親是一個非常包容的人,似乎也沒怎麼記仇。後來說起這些的時候,老是一句話,那個時候她們年輕、不懂事。但她說自己從不那樣認為,也一再強調,自己沒有母親包容,自己是個記仇的人。
她說那麼大一家子人,她最不能放心的是母親,她上學時每每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媽呢?”如果母親不在家,那個家她一分鍾也待不下去。工作後的她也依然如此。
可在她不到三十歲時,母親便離開了人間。她說那個時候,自己心裏充滿了仇恨,恨自己的那個家,恨自己的父親,十多年間她始終處於仇恨之中,她不能原諒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為何不把母親早點接出來;不能原諒父親,不能原諒父親對母親關心不夠,不能原諒父親早早又娶了她人。
她說母親走了十多年,她走到大街上最不能看母女三代人牽手的畫麵,每每看到她都能瞬間崩潰。直到現在說起這些,她也淚流滿麵。跟她認識這麼多年,從沒見過她這麼脆弱的一麵,我一直以為她永遠是那個高傲、清冷的人。
生活中像她這樣的很多女孩子早早就知道自己要找一個什麼男人為結婚對象,可高寒從沒這個意識,上學期間她跟男孩子出去玩要麼AA,要麼自己買單。如果真有男同學多付,她是一定要還回去的,隻是采取什麼樣的形式而已,有可能是買禮物,有可能是裝作無意的邀請買單。
她最大的毛病是不能占別人便宜,寧可吃虧,尤其在金錢方麵。父親對她的各種表現,以致於她非常沒有安全感,如果在生活中她需要1分錢來解決問題,她一定會留100元。這種憂患意識,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在高寒身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工作後,她瘋狂的購買衣服,每次去專賣店一買就是七、八件,但每每攢到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時,她都貸款買了房。她說自己這麼多年,就一直在還貸款的路上奔跑著。
沒有貸款,她似乎覺得生活失去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