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軍隊的現代化(1 / 2)

眾星歸位以後,梁山人馬的壯大迫在眉睫,糧草,器械的短缺也成了一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相繼開發出了軍用食品、軍用帳篷、軍用刀具、野戰炊具、適合劈砍的軍用馬刀等物品。

為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我把槍械的研究提到日程中來,主攻槍械研究,在各技術人員及淩振、湯隆、金大堅等人的配合下,第一把仿國產95式步槍研製出來,同時每把槍械配備了精鋼打造的刺刀,實驗後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用於裝備陸軍部隊。隨後又研製了仿54式手槍,批量生產後由各軍隊軍官佩戴,同時用手槍配備了五個馬刀騎兵營。隨後發明出了手榴彈,zha藥包、地雷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同時研製了熱氣球,用於組建空中轟炸部隊。

隨著各類現代武器的配備逐漸完善,以及受朝廷壓迫的民眾的相繼入伍,梁山人馬逐漸壯大,由原來的不到兩萬人,發展到現在擁有精良裝備的二十萬正規軍。

梁山人馬定於天王三年十月一日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同時正式拜將如下:

晁蓋統領全軍大權,為總司令兼軍事委員會主席,上將軍銜。

我為軍隊最高顧問、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將軍銜。治下軍官淩振、湯隆、金大堅,少尉軍銜。領旗下科研人員5000。

吳用任軍隊總理、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將軍銜。

朱武、蕭讓為隨軍參謀、軍師,軍事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少校軍銜。

蔣敬為隨軍後勤主管,軍事委員會委員,少校軍銜。下屬軍官為宋清、朱貴、朱富、白勝,少尉軍銜。領旗下後勤士兵2萬。

隨軍醫師安道全,少校軍銜。負責軍隊的醫療救護工作。領旗下醫護人員2000.

隨軍獸醫黃埔端,少校軍銜。負責馬匹管理工作。旗下軍官段景柱、王定六,少尉軍銜,馬匹管理。領旗下工作人員2000.

楊雄為軍事法庭庭長,軍事委員會委員,少校軍銜。

裴宣為軍事法庭副庭長,軍事委員會委員,上尉軍銜。

軍事法庭下屬軍官為蔡福、蔡慶,少尉軍銜,主管刑事。旗下行刑人員1000.

盧俊義、秦明、呼延灼、花榮、柴進為陸軍統軍五大少將,統領陸軍。所轄眾軍官為上校軍銜的李應、朱仝、魯智深、武鬆。中校軍銜楊誌、劉唐、李逵、史進、穆弘、雷橫。少校軍銜宣讚、郝思文、燕順、楊林。上尉軍銜呂方、郭盛、鮑旭、孔明、孔亮、。中尉軍銜馬林、侯建、陳達、楊春、鄭天壽、陶宗旺、龔旺。少尉軍官李立、丁得孫、穆春、曹正、宋萬、杜千、薛勇、施恩、李忠、周通、杜興、石勇、孫新。陸軍護旗手鬱保四、焦挺,上士軍銜。統領陸軍20萬,配備新式步槍,手榴彈,zha藥包,地雷、火炮、迫擊炮。

關勝、林衝為騎兵統軍少將,統領騎兵,下屬軍官為上校軍銜的董平、張清,中校軍銜的徐寧、索超。少校軍銜的黃信、孫立。上尉軍官韓韜、彭玘。中尉軍官歐鵬、鄧飛。少尉軍官王英、扈三娘、孫新。騎兵護旗手李立、李雲,上士軍銜。統領騎兵5萬,其中輕騎兵3萬,鐵甲重騎兵2萬,配備手槍,馬刀。

公孫勝為特種部隊統軍大將軍。統領特種作戰部隊,少將軍銜。下屬軍官為樊瑞、解珍、解寶、單廷玨、魏定國、項衝、李袞,少尉軍銜。領特種作戰部隊5000.配備新式狙擊槍、手槍。

戴宗為通訊部隊上校軍銜,領通訊兵2000.

燕青為空中轟炸部隊上校,下屬軍官為鄒淵、鄒潤。領空中轟炸部隊及空降部隊共1萬。擁有空中轟炸熱氣球100艘,運輸熱氣球200艘。

朱貴、時遷、張青、孫二娘、顧大嫂為間諜中心主管,少校軍銜。領間諜人員2000.

李俊、阮氏三雄為水軍大都督,上校軍銜,統領水軍。童威、童猛、孟康、張橫、張順為水軍中校,受水軍大都督管轄。領水軍部隊2萬,大小戰艦500艘。

由此,梁山正規部隊壯大到30餘萬人。

拜將完畢,於天王三年十月二日,在濟州軍事會議中心,召開第二次軍事會議,會議製定了詳細的軍事製度及各項政策,圍繞以解放困苦農民為中心,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為目的,讓天下人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會議還首次提出了建立新政權的打算。新政權的名稱臨時定為華夏民主共和國,領導人為主席,任期時間為9年,臨時由軍事委員會選舉產生,解放民眾以後當由民眾代表選舉產生,主席下達的所有經濟及軍事指令必須通過臨時軍事委員會同意才可施行。最高連任兩屆,不可超任,以突出民主。眾頭領都接受了這種方式,認為比較人性化。避免產生皇權類的最高統治者,晁蓋也舉雙手讚同。會議還提出了推翻北宋統治,平定華夏內亂,驅逐韃虜入侵的意見,得到大家一致讚同,會議在熱鬧的氣氛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