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浣紗女——春秋爭霸和西施的犧牲(1)(1 / 3)

諸暨有女名西施

西施姓施,傳說名字叫做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苧蘿山有東、西兩個村子,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被叫做西施,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家女兒。西施父親賣柴,母親浣紗,家境貧寒,但西施天生麗質,傾國傾城,連皺眉撫胸的病態都被東村的施姓女子仿效,還發生過“東施效顰”的笑話。

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也被她的美貌吸引,看得發呆,忘記遊水沉入水底。於是,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成為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都擁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所以四大美女,西施居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當時西施隻是村子裏若幹浣紗少女之一,清晨踩著露珠去西邊浣紗,勞作之後哼著輕快的歌聲結伴回家。秀麗的美女、輕柔的細紗、純淨的溪水,三者在苧蘿山的美景映襯下動靜一致,多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如果西施終身都在溪邊浣紗,倒不失為平靜圓滿的一生。可是,西施的美貌在那個村子旁響徹清脆馬蹄聲的上午,引起了路過的越國大夫範蠡的注意。那是個普通的日子,馬背上的大夫和溪水邊的少女四目相對。西施的命運從此改變了。

範蠡找到了西施的父母,拿出“百金”,希望能夠帶走西施。

父母恭敬而惶恐地看著峨冠博帶的範蠡,又偷偷看看一旁的女兒。西施羞澀地低著頭,好奇地偷偷瞄了範蠡幾眼,臉上漸漸出現了紅暈。父母見狀,狠狠心,同意範蠡帶走西施。

範蠡表示感謝,他用平靜穩重的語言向兩位家長保證,一定照顧好西施,不會讓傷痕和痛苦出現在她身上。

就這樣,西施離開了故鄉。對於西施來說,她是跟著一位成熟穩重、值得信賴的大夫離開了家鄉。懷著少女特有的美好憧憬,西施對這位大夫萌生了情愫。在西施父母的鄉親們看來,渾身散發著鄉土氣的西施撞了大運,正要擁抱光明的前途。貧窮的鄉村能給予子女的最大機會,就是放手讓他們到外麵去闖蕩。

對於範蠡來說,他是為了心中的一個宏大誌向來完成國君勾踐交代的任務——盡管才子愛佳人,他也對純潔青春的西施暗生愛慕之心。

可心中的誌向讓包括範蠡在內的越國男兒們義憤填膺、熱血沸騰。那就是:報國複仇!

範蠡不是越國本地人,而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地區)人。他出身於平民家庭,卻誌向不凡,想成就一番驚天偉業。春秋時期還是貴族政治當道的時候,當官辦事先看出身。平民子弟隻能夾著尾巴從最底層幹起,沉默著等待機會的降臨。才華橫溢的範蠡不吃這一套,總喜歡指點江山,品評人物,結果招人厭惡。結果範蠡在楚國處處碰壁,還被同胞看成是瘋子。他覺得在楚國沒有出頭之日,便離開了楚國來到越國。到了越國,範蠡沒有馬上高調地指點江山,而是沉寂了幾年。就像潛伏的獵豹等待獵物出來一樣,範蠡也在靜候機會的到來。

越國和北方鄰國吳國是夙敵。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勾踐大敗,隻帶著5000名殘兵敗將逃入會稽山。

越國到了危急存亡時刻,範蠡卻認定這是自己大展宏圖、施展平生抱負的大好時機。範蠡在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其麾下,獻上了“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這無異於雪中送炭,勾踐依計而行,忍氣吞聲、卑躬屈膝地向夫差投降討饒。夫差提出了苛刻的受降條件,包括懲罰性的賠款、解散越軍、拆除城池、吳國監督越國行政等,還要求勾踐去吳國當人質。議和後,勾踐心灰意冷,範蠡又向勾踐慷慨陳述“越必興、吳必敗”,建議勾踐“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於是,範蠡被拜為上大夫,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做了三年奴隸。他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屈辱、艱難和困頓,還要時常勸慰一同身處逆境的勾踐夫婦:“忍以持誌,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範蠡由此成了勾踐的股肱之臣。三年後歸國,範蠡與同樣從楚國逃到越國的文種擬定了興越“滅吳九術”。

這“滅吳九術”是越國的國家戰略,決定了當時越國人的命運。

它自然和西施的命運息息相關,那麼它究竟有什麼內容呢?第一是要有越國必勝的信心。第二是贈送吳王夫差奢華財物,既讓吳國信任越國,疏於防範,又讓吳王夫差習於奢侈,喪失銳氣。第三是先向吳國借糧,再用蒸過的大穀歸還。吳王夫差見越穀粗大,就發給農民當穀種,結果第二年長不出稻穀,導致吳國大饑。第四是進獻吳王夫差美女,讓他迷戀美色,不理政事。第五是向吳國輸送能工巧匠、巨石大木,引誘吳王夫差大起宮室高台,空耗國家財力和民力。第六是賄賂吳王夫差左右的奸臣,敗壞吳國朝政。越國選中的奸臣是伯嚭。第七是離間吳王夫差和忠臣的關係。這個忠臣主要是伍子胥。伍子胥是吳國滅越戰爭的主將,是對越強硬分子,被勾踐君臣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第八是越國積蓄糧草,充實國力。第九是鑄造武器,訓練士卒,尋找良機攻吳滅吳。文種和範蠡在吳越爭霸過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現實到驚人、坦白得不能再坦白的外交計劃,可以說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千年後意大利的馬基雅維利如果能夠看到文種、範蠡的思想和實踐,一定會認為發現了遠古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