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逃往聯合國辦事處(上)(2 / 3)

“每天抽到他守夜的時候,他就偷偷躲在角落裏吸白麵兒。他一吸嗨了,就焦躁不安地原地轉圈,紅著眼珠,喘著粗氣,特別像神經病發作的前兆。”

“那輛車在哪裏?”

巴甫洛夫習慣性地抬起左手,突然像觸電一樣咬牙切齒,呲牙咧嘴。

“就就……就那個,你仔細看看。”

他說的沒錯,確實有卡車,一輛俄羅斯軍用的烏拉爾-4320型6×6多用途卡車。

“隻要咱們做好充足準備,肯定能逃離這個鬼地方。”

不料,吳文超就是要給得意洋洋的巴甫洛夫潑冷水,還不隻是一盆:

“現在天氣這麼冷,不排除還會再降溫的可能,準備了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嗎?”

“卡車要是中途沒油了怎麼辦?有沒有備用方案?”

“在這段路上行駛,極有可能遭到武裝直升機或無人機的襲擊,到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到了聯合國辦事處之後,能不能保證安全?聯合國機構真的可以保護好我們嗎?”

“我們都是雇傭兵,屬於武裝人員,聯合國機構會不會接納我們?”

巴甫洛夫被他的連環套問題搞得團團轉,覺得麵前這貨壞了腦子之後,就跟變了個人一樣。

“哎呀,最重要的是花錢。隻要我們知道有白花花的銀子在前麵等著,這些旁枝末節的小事,都是不足為懼的。”

吳文超重重地搖著頭,在他看來,和心浮氣躁的巴甫洛夫在一起行動,怎麼能搞好政治……怎麼能跑出去呢?

他忍著頭腦的疼痛,一點一點地推導好了每一步,以及出現意外之後的B計劃。

第一步,他讓行動還算自如的鄧肯去偷幾件保暖防寒的衣物。

搞到幾件衣服本來不是什麼難事,可目前深陷重圍,迫於無奈下,鄧肯選擇了從屍體上扒下衣服。

他匍匐前進,翻越反坦克壕,利用一個又一個彈坑,從雙方屍體上找東西。

滿是汙跡和焦痕、還嵌著幾個嚇人血洞的美國造棉服擺在吳文超麵前,他並沒有對衣服上吸附的一股濃烈血腥味而感到任何不適,反正保暖就行了。

“很好的材質,裹上至少凍不死。”

摸著棉衣,他又開始了第二步:

對付隨處可見的武裝直升機。

廢了一番腦筋後,他悄悄溜到營房裏,在差點被特種兵發現的情況下,“順”了一具毒刺防空導彈發射裝置。

大不了,打一發,幹踏馬的!

這種對空大殺器,防守陣地的政府軍特種兵手裏已經所剩無幾,不過吳文超可絲毫不關心這個。

我又不是普度眾生的聖母,這個時候要活下去,可不是自求多福嗎?

至於汽油,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去哪裏找,就隻好依靠油箱裏的那點存油了。

傑尼斯醫生願不願意跟他們一起走?

吳文超很快得到了答案——他是一個堅定不移、威武不屈的軍人,他堅持不會拋下自己的病人。

“我不會對不起我在埃爾姆布裏奇入伍時許下的諾言,‘像騎士一樣,永遠忠誠,一往無前。’”

“這是我為自己準備的一顆氰化鉀毒藥,我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我不會告發你們,祝你們好運。”

吳文超有點被這樣一位嚴謹的軍人感動,真心地向他道謝後,默默離開了。

最後一個問題,聯合國辦事處真的是一個世外桃源嗎?

吳文超刷起手機,一條來自路透社的最新消息告訴他,一個來自荷蘭的維和步兵營正在辦事處留守,想必隻要他們偽裝成平民,工作人員也不會刻意刁難他們。

寂靜無聲的夜晚,四人穿上準備好的棉衣,提著那枚毒刺防空導彈,踏著厚厚的白雪,繞過那個嗑嗨了的哨兵,短接啟動了卡車。

卡車由鄧肯開,熟悉路況的本地人埃卡捷林娜坐在副駕駛座協助。

吳文超和巴甫洛夫守在車廂裏,把槍橫在胸前,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今天有點冷,”吳文超瑟瑟發抖,扯緊了領口。

巴甫洛夫卻是泰然處之,還開玩笑說:

“吳,我們俄羅斯人可以在喝下伏特加之後辦到任何事,光著身子睡在雪地都沒問題,可惜這裏沒有正宗的伏特加。”

“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聖彼得堡,看看你能喝多少。”

談笑間,吳文超頭疼欲裂,隻能先躺下休息一會兒。

在切爾卡德戰線的上空,一架隸屬於基督民兵組織“苦路”集團軍群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在漫無目標地飛著,駕駛員、美國顧問米勒中尉卻倍感興奮。

雖然他名義上是經驗豐富的指導員,但說實在的,他剛飛“科曼奇”不久。

駕駛固定翼飛機的經驗,使他對駕駛這種武裝直升機不太適應。

他不適應的地方有很多,但他最不適應的還是坐在前麵的機長、當地人古斯塔夫·哈默施泰因上尉。

不適應的地方,不隻是那個混蛋拗口的名字和一口口音稀爛的英語,更在於他們第一次見麵時,古斯塔夫說:

“中尉先生,你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你是美利堅合眾國派來協助我的,請你一定要對自己的崗位盡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