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1 / 2)

玉漱從小體弱多病,父母多方求醫問藥也治不好。這一年開春,趕上慧明和尚化緣來到他家,也不知怎麼說動父母的,同意帶他去了四十裏外的大雄寺。

那一年玉漱隻有八歲。

開始父親還經常帶一些吃的去看他,後來因為弟弟妹妹陸續出生,生活重擔加大,漸漸來的少了。也可能是因為師父給他剃了光頭,表示斷絕塵緣,父母不便打擾他修行,就不來了。

大雄寺和其它寺院一樣,建在遠離人群的半山腰上,亦不知是何人何年所建。

之所以叫大雄寺,是整個寺院隻有一個一間殿,也叫大雄寶殿。

寺中也隻有慧明一個師父,玉漱到來之後,慧明和尚教他識文斷字,打坐修煉。經年累月之後,玉漱的病竟然奇跡般一掃而光。

山腳下有幾戶村民,經常來大雄寺上香,他們說玉漱是拜菩薩拜的,以後上山拜泥菩薩拜得更勤了。玉漱每到這時候,隻是笑笑,也不反駁。

他從不拜菩薩,因為菩薩隻是泥做的,用不著跪拜,慧明也不強迫他拜。

“玉漱,你該下山了。”

這天晚上,師父慧明點燃油燈,在昏暗的光線下,和玉漱說話。

“為什麼?”玉漱疑惑地問。

慧明:“你多大了?”

“十二三?”

“十二。你到山上已經四年有餘,該下山了。”慧明屈指算道。

玉漱:“我不下山!”

他不止習慣了在山上安靜的生活,而且心裏有個秘密。

“莫不成你以為一輩子都要待在山上?這次下山不是化緣,你沒正式剃度,算是曆練。”

化緣就是要飯,玉漱跟著師父下山一回,饑一頓飽一頓的,還遭人白眼,難堪死了。慧明知道他心裏有抵觸,給他解釋。

玉漱:“我一個人下山,遇上賊人怎麼辦?”

“你身上什麼也沒有,賊人不會打劫你的。”

“我不會武藝,遇到狼蟲虎豹呢?”

“為師沒有武藝,不照樣雲遊天下嗎?那玩意沒用。我沒給你講過割肉喂鷹的故事嗎?遇到狼蟲虎豹,可以以身飼虎。”

慧明沒好氣道。

“……”

“這次你是去王城給師叔送一封信,王城生活比這裏好太多了。”

慧明見玉漱不再反駁,神態悠然。

“怎麼個好法?能吃到肉?”

山下的村民有時會偷著給玉漱熟肉吃,那種味道美極了。

“起碼不用頓頓喝粥!到王城多聽師叔的話。”

看來下山的決定是不能更改了。

“好吧。”

“吹燈睡覺,省點油錢。”

“我想說幾句話。”

玉漱想到就要離開師父了,忽然覺得有些傷感。

“沒有燈也能說……”

……

第二天,師父起了個大早,蒸了一鍋饅頭,又包了幾塊鹹菜疙瘩,放在玉漱的包袱裏。

慧明把包斜係在玉漱的肩上,道:“留在路上吃。”

玉漱鼻子有點發酸,師父自己每次下山都隻帶一張嘴,孑然一身。

清晨的霧靄還沒散盡,師父的身影已經看不見了。

一隻嘰嘰喳喳的小鳥在樹枝上蹦來跳去,分散了玉漱的注意力,他腳步一軟,差點在山道石階上坐個腚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