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朝聞白露 第六十四章(1 / 3)

對於一頭剛剛三個月多一點的幼崽來說,大角的傷太重了。不過幸好他們使用的是當今最高端的醫療設備,經過一整夜的修護,在第一道陽光灑進醫療室的時候,它睜開了眼睛。

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大角把嘴巴裏的輸氧管啃啃吃掉了。

“啊啊啊!這個東西可不能吃!”不但怠慢修護倉裏這位院長大人指名“很重要”的小東西,醫務官也是一夜沒睡,大角的一舉一動都處在他的密切觀察中,如今大角啃掉輸氧管的舉動可是把他嚇壞了!

“快!快把修護倉打開,晚了就淹死了!”大吼一聲,一群護士慌忙趕上來幫忙,不過修護倉可不是那麼容易打開的,他們不得不破壞了一個零件才把它打開,然而打開之後,一眾白大褂又傻眼了——

就這一會兒功夫,大角居然把細胞修護倉裏麵所有的修護液都喝光了!

小小的身子趴在倉底,大角兀自舔著倉底僅剩下一小灘修護液,在所有醫務人員的注視下,不多會功夫,這最後幾滴修護液也沒了。

它打了一個飽嗝。

“這、這、這可是剛剛放進去的細胞修護液啊啊啊啊!這麼一個修護倉的修護液可是足足價值五百萬法拉幣啊啊啊啊!”大概是太震驚了,為首的醫務官足足愣了一分鍾,伴隨著一聲長長的哀嚎,他抓狂的捂住了自己的頭。

奧利維亞大步從兀自淩亂的醫務官身旁走過去了,低下頭,他眼神專注的盯著倉底還在舔著自己小爪子的大角。

仿佛注意到爸爸的視線,大角慢慢抬起頭來,圓圓的大眼睛仔細的看著頭頂上的奧利維亞,它膽怯的“Mo”了一聲。

張開手臂,奧利維亞把它抱了起來,輕輕戳了戳它的小鼻子,小家夥立刻打了個響鼻。

至此,奧利維亞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

大角的身體雖然被修複好了,可是皮膚上到底留下了印子,原本顏色均勻的褐色皮膚變得深一塊淺一塊的,乍看過去就像打了一身補丁。

“它還小,這些慢慢都會長好的。新修複好的器官還有些弱,不過很快也會好,畢竟剛剛喝了五百萬法拉幣的細胞修護液——”醫務官明顯還在對那些被大角喝掉的修護液耿耿於懷,不過和奧利維亞交代護理須知的時候,他還是非常盡職盡責的。

“不過必須告訴你:它的角可能長不出來了。被折斷的地方剛好是生長基的部分,這頭小龍的角可能隻能保持這個長度了。”

說著,醫務官不無遺憾的搖了搖頭,即使現代醫學已經很發達,仍然有一些傷病是無法被徹底治愈的。

“對於野生種來說,角是非常重要的武器以及吸引異性的道具,不過這頭既然是家養的,隻要你一直養著它,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知道了。”抱著沉甸甸的大角,奧利維亞認真聽著醫務官交代的內容。

醫務官看他接受良好,終於鬆了口氣,經過一晚上的相處,他對這名無比在意自己寵物的少年有了不錯的好感度,於是在送他離開的時候,就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我不知道你這頭龍是什麼品種,不過看它的體型,我估計它以後能長很大的,這樣一來,以後把它養在寢室就非常不合適了。”

奧利維亞第一次正眼看向這位醫務官了:短而卷的棕色頭發服帖的趴在腦袋上,同樣顏色的眼眸,微微下垂的眉毛讓他看起來非常和善,外表看起來很年輕,可是眼角微微的周圍提示別人他的實際年齡可能已經不小了。

這是一名有點年紀的素食龍——奧利維亞早就看出他的身份了。

被奧利維亞過於犀利的視線盯得嚇了一跳,醫務官慌忙道:“我不是建議您把寵物處理掉,這可是院長閣下都關照過的珍貴品種!我隻是想提個建議……”

“你說。”奧利維亞繼續看著他,沉聲問道。

“那個,我隻是提一個建議,建議而已。”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這麼小的幼崽一盯就有點腳軟,他扯了扯身上的袍子,告訴自己不能怯場之後,他重新抬起頭看向了奧利維亞。

“你是今年的新生吧?你們現在住的是集體寢室,五個人住一個套間。等到軍訓結束,你們就會搬去三人寢室,雖然稍好一點,不過還是空間不夠大,為了讓學生們適應軍隊的集體生活,學院一向是這麼安排的。”

“隻有一種寢室大到你可以養……這頭大角。”看了看縮在奧利維亞懷裏的大角,醫務官本想摸摸它,不過卻被奧利維亞抱著大角躲過去了。有點尷尬的縮回手指,他繼續說道:

“帝國軍事學院裏,每一屆學生首席的寢室是最大的,與普通學生的寢室遠遠隔開,是獨棟的大房子,外麵的院子可以跑開一頭雷龍,想養大型寵物的人住那裏再適合不過了!”

“我是覺得……如果你要是能住進那裏,就再好不過了……”抓了抓頭,醫務官終於把話說完了。不過他說完就後悔了:

說的太簡單了,每一屆的學生首席是那麼好當的?那要成為當屆全部學生的領導者才可以!

想要成為首席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強”!

作為帝國首屈一指的軍事學院,千年來,這所學院出過五名元帥,十一名大將,二十名中將以及四十名少將。在帝國曆屆軍部中,帝國軍事學院出身的軍官人數都以絕對優勢壓倒了其他各種途徑出身的軍官。

這個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帝國軍部這種龐然大物更看重“派係”這種東西。

幾乎在正式參軍入伍的第一天,所有人就必須開始準備站隊了。加入哪個派係勢必會和另外某個、甚至某幾個派係為敵,“派係”這個詞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履曆中,同時也烙在他們心裏。

在派係選擇的過程中,“同期”這個詞應運而生了。

同一年入伍,同一位教官,同一個軍隊……“同期”之間往往最容易建立感情的,同樣的環境和經曆,原本就更容易滋生對事物的相同看法。

“沒有比同期更天然的同盟”——這是某位大將一次醉酒之後說出來的胡話,事後他雖然笑著把這件事帶了過去,可是這句話到底是流傳開了。

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不過,在越來越多學院派出身的軍官進入軍部之後,同期的概念被重新擴展開來,終於,被擴展到軍官們的學生時代了。

同一所學校畢業,同一屆畢業——這些“同期”軍官往往最終會倒向共同的陣營,在這種大背景下,在最近百年中,各大軍事學院最終形成了以“首席”為中心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