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乾坤大挪移心法後,魏央便認真的研究了幾天,糾正了第七層的錯誤,將十九句心法一一補全,終歸完善。
魏央的武功要勝過創功者太多,補全第七層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裏麵融入了大輪回印和移花接玉的一些理念和套路,雖無法對付絕頂高手,但要對付玄冥二老一類還是可以的。
又經過半月摸索,參考移花接玉和大輪回印的精髓,構思出了第八、九層,自理論上將乾坤大挪移徹底的完善。
到這一步,其等級總算能與移花接玉和天驚地動大輪回印並駕齊驅。
同時也走到了盡頭,再以其中的原理推演已經無法更上一層樓。
想要臻至新的境界,除非將乾坤大挪移與大輪回印和移花接玉融合在一起,開創一套全新的功法才有可能。
雖然並非不可施行,但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的琢磨才能夠成功。
接下來的時間裏,魏央將八、九層的理念加以實踐,通過不斷的試探,終於練成乾坤大挪移的第八、九層。
乾坤大挪移終於變得完美無缺。
就在魏央鑽研武功的這段時間,明教的事務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楊逍等人安葬了陽頂天的屍骨,解決了一樁困擾明教三十年的懸案。
五散人盡皆遠赴中原聯絡義軍。
五行旗和天地風雷四門在整編。
無數探子往返西域和中原之間。
明教竟是一掃頹勢,朝氣蓬勃,光明頂上的氣氛突然變得熱鬧起來。
小昭成了魏央的貼身侍女,負責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頗為盡心。
隻是很擔心母親黛綺絲的安危,有意要魏央出手幫忙,可見到他鑽研武功,竟又不好意思開口,一時左右為難。
魏央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於是開口安慰小姑娘道:“你放心吧,黛綺絲還欠我一把屠龍刀呢,我不會讓她有事。”
小昭雖不知道魏央為何這麼說,心中卻也鬆了一口氣,這些時日相處下來,她對魏央竟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信心。
小昭拜謝道:“謝公子。”
不知不覺中竟然連稱呼也改了。
時間一晃已過去三個月的光陰,光明頂上的整編已經基本完成。
五行旗和天地四門已全部取消,取而的是一支名為“龍武”的軍隊。
共五千人,分為五營,以原五行旗的掌旗使為指揮,各統領一千人。
他們將是魏央麾下的首支親軍。
隻是這些人用的還是江湖手段,對戰陣是一竅不通,小規模的混戰還可以,遇上元軍大部隊那是必死無疑。
這個也沒辦法,戰陣之術非沙場宿將無法教授,隻能慢慢的練,人家蒙古鐵騎也是經過幾十年進化才橫掃天下的。
這也是他要屠龍刀的原因之一,武穆遺書裏必定有練兵的方法。
或許有人說別的兵書就沒有嗎?難道一定要照嶽飛的兵法才行?
還真是這樣。
因為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很多練兵方法已經不適合當下的戰場情況。
就像在元軍的麵前,你訓練百萬秦銳士和魏武卒也隻有被打爆的份。
嶽飛的兵法離現在是最近的了,而且還有大破騎兵的先例,雖不能夠照搬,至少還是很有一些參考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