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明夢,夢中夢(1 / 2)

公元2223年5月28日,日正當中,卻突然變得一片漆黑,窗外正在發生日全食。

容城七中高三宿舍201房,林韻正躺在床上午休。

一直閉目養神,對一切都茫然不知的他本打算小眯一會就起床去上課,偏巧進入了深眠狀態。

他似乎跌進了水裏,意識雖清醒,身體卻不斷下沉,碰到了一個東西才開始懸浮。

林韻很慌,這是在哪?

他勉強睜開眼,看見一片漆黑的空間裏,正中心懸浮著一顆星球的虛擬全息投影,看上去栩栩如生,體積特別巨大,占據99%的空間。

以它為中心,周圍點綴著幾顆小小的星體、幾片星雲、數不清的彗星,整體呈現一個陀螺的形狀。

這個陀螺有些像彗星,中間的巨大星球好似慧核,周圍的一切組成了慧尾。

林韻徹底震驚了,眼前的一切都太古怪了。

不僅如此,林韻還察覺這裏並不死寂,他碰到的物體是有溫度的人。

盡管一切都被漆黑覆蓋著,影影綽綽,看不分明。

但他隱約聽見好幾個人說話的聲音,使用一種非常陌生的語言在小聲交流。

幸虧林韻身處夢境,莫名聽懂了這些談話的內容。

從中,林韻提煉出三個關鍵信息。

首先,他所在之處是一堂高中通識課,看到的影像是使用虛擬全息投影技術模擬的太陽係。

百分百還原,等比例縮小。

太陽係本身就是太陽形成過程中留下的邊角料,單是太陽就占據了太陽係天體總量的99%以上。

地球其實就是太陽形成過程中留下的邊角料,對比之下,體積小到不值一提。

其次,這段虛擬全息投影是交互式的,老師通過聲控可以縮放每個星球的比例。

通識課的老師講到地球和太陽的關係時,就聲控放大了地球的全息投影。

目前老師正在著重講解上個紀元地球末日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末日的虛擬全息投影科普紀錄片,播放速度雖不快,但其中包含的光陰卻有數萬年之久。

視頻是由人造衛星,宇宙空間站和深空探測器等持續數千年從外太空拍攝的影像資料,用一幀幀的光學照片拚湊剪輯而成。

第三,他剛才碰到的那名人類是星際時代的男高中生。

沒有實體的林韻,隻能像個像背後靈一樣漂浮在他背後,視角也變成了他的視角,成了徹底的夢境旁觀者,隻能認真聽課。

公元紀年末期,人類靠著手中掌握的航天技術成功製造出光速飛行器,穿越蟲洞後還能成功返航,正式拉開星際時代的帷幕。

集合全世界的資源和財富,人類批量製造了七艘星際巡洋艦。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牽頭負責在全世界範圍內篩選一批符合太空宇航員體質標準的人出發遠航。

七艘艦艇成功穿梭蟲洞,離開資源消耗殆盡,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

這次遠航的目標是一顆耗時千載才被無人搭載科考船發現的、環境類似地球的新星。

為了紀念此事,人類把新星命名為藍星,改公元曆為藍星曆。

星曆末年,為了爭奪優質資源星,人類遠征軍和星獸在外太空爆發劇烈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