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鎮的名字叫做钜橋鎮,據史料記載,商朝時期的紂王曾經在钜橋屯糧,想必史料中所記載的那個钜橋,應該就是這個钜橋鎮吧。因為相隔很遠的地方,距離大概有20公裏的樣子,就是鶴壁市的淇縣,說起淇縣可能沒有什麼存在感,說起朝歌大家應該就知道是哪裏了。淇縣之前的名稱就是朝歌,而淇縣就是商朝的首都朝歌的所在地。說起朝歌大家就比較的熟悉啦,朝歌就是《封神演義》故事的發源地。比較火的電視劇《封神榜》,我小時候經常愛看,至今我們當地還流傳有當時的周武王的故事。

而現在的淇縣下轄有轄5個鄉鎮分別是高村鎮、北陽鎮、西崗鎮、廟口鎮、黃洞鄉及4個街道朝歌街道、橋盟街道、衛都街道、靈山街道。

淇縣縣城距離我這太遠了,它還在淇濱區的西麵,所以我就暫時不去了,就我這速度,慢的很騎到那天都黑了,想要回來隻能等二天了。而且還要住在那裏,可是我囊中羞澀,沒有那麼多的錢,吃住都要錢,隻好去近一點的城區,我們的市中心——淇濱區。

淇濱區,因位於淇水之濱而得名為淇濱區。淇濱區境內河流有淇河和永通河兩條河流,均屬於海河流域的衛河水係,流向自西向東。淇濱區下轄6個街道、2鎮、2鄉:金山街道、黎陽路街道、九州路街道、長江路街道、泰山路街道、大賚店鎮、天山路街道、上峪鄉、钜橋鎮、大河澗鄉。共78個村,65個社區。剛來到淇濱區的時候高樓大廈比比皆是,有一座高樓,特別的顯眼,我從老遠的距離,就能夠看到它的身影。我從興鶴大道穿行而過進入美麗的鶴壁市的市區,這條街道很是繁華街道也很長,比我所在的小縣城,那是長的多了。從手機地圖上看看足足有2公裏的距離,緩緩的進入市區,街道的環境變得更加的美麗,街道的兩旁還有環衛工人在清掃街道,在街道上根本看不到什麼垃圾,比我們小縣城美多了。街道也變的更加的寬闊,環境清幽,寧靜閑適。這裏是整個鶴壁市的市中心,整個市的工作,都要聽這裏的安排。

逛完了,我就啟程回家啦。從哪來回哪裏去,回家的上我依舊看到了之前的那個大下坡,下來很容易,蹭蹭的就下來了,想要再上去就變的很難了。由於坡度太高,有200米的高度,而且上坡的距離很長,騎是不可能騎上去了,所以隻能下來推著走。走到大坡到中央的時候有個村子,這個村子還是個美麗鄉村,所以我就在這裏多停留了一會兒的時間,當我轉過身回頭看的時候,哇,景色好美啊,一眼望去,一切是那麼的美,簡直是美不勝收啊。有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此時的城鎮已經變的很模糊了,看不清楚了,隻剩下一幅美麗的畫卷。欣賞完了美景,夕陽西下,我就繼續趕緊回家,不然天就要黑了。推著自行車走到坡頂,上了坡之後,路就變的很好走了,基本上不用怎麼費力,可以騎很遠,終於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