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薊城舊夢(1 / 1)

為了人物年齡符合設定,改了一些曆史時間。

燕國獨立於六國之外,腹地向北延伸,每逢冬季,寒風凜冽,鵝毛大雪連綿不斷,給燕下都披上了素縞,覆蓋了燕國的生機。

北國的風雪,猶如一把開刃的利劍,奪人性命,所以冬日,燕國都要多些凍死的孤魂野鬼。

丹就出生在死氣的寒冬臘月,出生時,燕國正值雪災最嚴重的時候,燕王無暇顧及這個兒子,待快開春時,才給起了名字。

丹,紅色,希望能給北方的雪國添一絲有生機的色彩。

喜是燕國的第四十三位君主,繼位時,先昭王所帶來的繁華盛世早已如江水東流不複還,喜上四代積弱,到喜時,燕國隻能勉強喘息於其它諸侯之中。

喜是一個平庸到愚蠢的人,他隻能帶領燕國苟延殘喘,難以抬頭,所以他把嫡子丹送去趙國為質。偏偏他又是一個自恃的落魄王者,始終把為王的權威與尊嚴看的比任何事物都重要,所以趙孝成王崩逝的消息傳到薊城時,無能的燕王不知笑了多久,決定發兵伐趙。

先趙孝成王在時,長平之戰大大削弱了趙國國力,喜認為趙國已無力再戰,派兵伐趙,樂間多次勸誡不但無果,還觸碰了這王的逆鱗。

發兵的結果,是被趙軍大敗,喜有不甘。

可他太蠢,他以為趙國的國力會因為一位君主的死亡而立即削弱。

許是上一次的慘敗讓他吸取了教訓,他決定聯合其它國家。

使者返回薊城時,告訴喜,秦王政要太子入秦。

他想到了丹,那個自幼在趙為質的孩子。

丹在邯鄲時,與現秦王政是好友,兩人相互依偎,共同熬過那段艱苦的時光。

政是沒忘記那段情誼的,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與燕建交,可惜秦相呂不韋不願意,於是這件鬧劇無疾而終。

“如此,就讓太子入秦為質,彰顯燕國聯盟的誠意。”

喜坐在上堂,輕描淡寫的說出這句話,丹的表情先是一愣,旋即作揖,剛要領命,太傅鞠武卻搶先一步,老者用微微顫抖的聲音說到:

“大王,信陵君合縱太子方才歸國,何況太子乃國本,普天之下,也沒有讓太子為質的諸侯。”

喜的臉色,先是一沉,當聽到天下諸侯時,麵色稍微緩和了一下,喜是不想淪為天下的笑話的。

“如此,就算了吧。”

輕淡的語氣,決定著自己兒子的命運。

春去秋來,三載已去

三年前,趙國即位的並不是先孝成王的太子春平君,而是公子偃繼位,當時春平君在秦為質,來不及返趙,公子偃趁著這個機會搶了兄長的位置。

悼襄王昏聵,好兵戈,甚至還娶了倡女,甚至要為了她,廢掉嫡妻嫡子。

這是伐趙的大好機會,喜一直沒放過,這三年,一直派人聯秦。

秦王政的態度很堅決,要太子丹入秦為質。

“太子為質就為質吧,能興燕國,也值了。”

喜倚在上堂,這樣說。

“大王!”鞠武跪下,還想再說什麼,卻被喜揮手製止。

“太子為質,是為國立功,來日也好坐穩燕王之位啊。”

“可…………”太傅還想說什麼,可喜不會再聽了。

幾日後,太子前來拜別。

“兒臣即將入秦,在此拜別父王。”丹跪拜行禮。

“嗯,太子,入秦之後,你要與秦人好好相處,多為燕謀利。”

“是,隻是………”丹抬首,為難的說到:“漣兒年幼,為何要隨我入秦?”

“秦王將近加冠之年,三宮太後都已開始在鹹陽宮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你帶一位公主入秦,一來探探鹹陽的虛實,二來,漣年幼,隨你在秦多待幾年,方便日後………”

“父王!鹹陽凶險!”丹焦急打斷,喜麵色不虞,嗬斥到:“你是燕太子,漣是燕王女,你們擔差燕國大任,擔著召公基業的責任!不能因為自己,棄國家於不顧!”

喜語畢,似乎也有些不忍,走下了上堂,抬了抬手,輕輕拍在了丹的肩上,閉眼說到:“好好,照顧自己和妹妹。”

丹驚訝於父王少有的慈愛,俯身應下。

那一年,秦王政十六歲,燕太子丹十八歲,那段屬於秦燕的糾葛也因此開啟。

而薊城的舊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封存於燕趙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