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璁先生由於是被皇帝“破格提拔”起來的,所以出道之後在內閣是被這些文人看不起的。
在禮部他受到排擠,連工作都不給他安排,
張璁進入內閣後,不僅沒有工作可做,而且還整天挨罵,這些大臣們動不動就寫個折子到皇帝那裏告狀,說張璁的壞話。
這個張璁先生也很鬱悶,這年輕的時候受楊廷和父子欺負也就罷了,
現在終於飛黃騰達了,終於出人頭地了,
怎麼到了內閣了,還是受欺負啊!
在這種生存環境下,張璁逐漸的變得自私、惡毒。
所以他開始運用權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去修理那些漫罵他的大臣,
對那些罵過他的大臣,一律給他們使絆子、穿小鞋,甚至罷了他們的官。
張璁先生的感覺是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鬥來鬥去把自己弄得到處都是仇敵。
但這位張學士逐漸的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跟自己的下級鬥沒意思,
他要去鬥自己的上級,當時的內閣首輔楊一清。
在張璁被皇帝破格提拔進內閣這件事情上,楊一清出了不少力,
現在張璁為了自己的權力欲,開始彈劾他的這位“恩人”,向楊一清開戰了。
楊一清是誰啊,是宮內的老幹部,迄今為止,已經在宮內混了五十七年了,
這老幹部吃過的鹽,比張璁吃過的飯都多,張璁這下與他都真的是失算了。
聽說有人彈劾自己,楊一清隻是上了封奏折,
隻是把張璁罵了幾句,然後告訴皇帝:“老子不幹了,辭職!”
這楊一清雖然不如張璁和皇帝的關係親近,
但是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絕對在張璁之上
張璁充其量算是個手下幹活的,但是楊一清卻是老前輩的楷模存在。
現在是小跟班彈劾老前輩,皇帝朱厚熜當然不傻,知道誰輕誰重。
所以對於楊一清的辭職,朱厚熜是極力的挽留,最終是把老前輩給留下來了。
這就是說,張璁精心準備的這場彈劾密謀,失敗了!
這下那些忍了張璁好久的那些官員,聯合起來要去把張璁結結實實的揍一頓。
這個張璁聽到消息,收拾行李,連夜逃出了京城。
這張璁“逃跑”的事情,讓皇帝朱厚熜啼笑皆非,
一個月後,皇帝念及私人感情,又派人把張璁叫回來了,繼續在內閣當大臣。
看似一場彈劾鬧劇就此結束,張璁官複原職。楊一清先生再次提出辭職,
這下皇帝批準了,楊老先生以為自己這下終於光榮退休,可以頤養天年了,
但是剛回到老家,屁股還沒坐穩,又被抓回大牢裏,罪名是“貪汙受賄”!
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楊一清活下來了,但是這次卻被自己養的狼給“吃掉”了。
被抓回大牢的楊一清徹底崩潰,不久死在大牢裏。
在這場“彈劾”鬧劇中,看似主角是張璁,
其實主導這次“彈劾”的“主謀”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張璁是皇帝的寵臣,他的行動其實代表了皇帝的意誌 ,
楊一清先生的死,是因為他的權力過大,讓皇帝感覺到威脅和不安了,
但是對於這麼個德高望重的老幹部,皇帝又不好直接出麵收拾他,
於是安排自己的“提線木偶”張璁,導演了這場彈劾鬧劇。
不然的話,憑借張璁的奸猾,打死他也不會去跟自己的直屬領導去叫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