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登上皇位(1 / 1)

和朱棣的心情完全不同的人是朱允炆,他看著皇宮裏的一草一木戀戀不舍。

聽著外麵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他知道皇宮馬上要換個主人了。

他有些不舍,甚至恨自己何苦生在帝王家!

他討厭這種爾虞我詐的生活,過慣了這種帝王的生活。

即使沒過夠,也由不得他選擇了。

朱允炆目光呆滯的回憶了他經曆的種種,讓這一切隨風逝去吧!

一把大火,把朱允炆的宮殿燒了個精光。

因為沒有找到朱允炆屍體,有人猜測他逃跑了,有人揣測,這是朱棣為了掩人耳目,為了洗脫殺害侄子的惡名,把朱允炆殺掉後,放火燒了宮殿,真相成了永遠解不開的謎底。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實現了他的夢想,可以登上權力的頂峰,坐上皇帝的寶座。

朱允炆失蹤了,他的大臣將領們還在做著最後的抵抗。

但大勢已定,沒有哪個人能力挽狂瀾,何況這些人是些書生,大部分被武力平叛,少部分盡忠自殺。

朱棣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接受大臣們的朝拜,很是愜意,皇帝的光環籠罩住了“叛賊”的陰影,現在他不是反賊了,而是成了這個帝國的主人。

奪取了天下,下一步的目標是治理天下。

朱棣想到了名聞天下的方孝孺,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招撫天下讀書人。

朱棣在大殿上接見方孝孺。

方孝孺痛哭流涕的走進大殿,他哭不是因為讓朱棣感動的,是他在為他的主子朱允炆哭喪。沉痛哀悼建文帝。

這讓朱棣心情非常的不爽,但他還是耐著性子請求方孝孺起草詔書。

方孝孺拒絕了,並且大罵朱棣為“反賊”。

朱棣惱火了,警告方孝孺,這是我的家事, 你最好少管閑事!

朱棣命令大臣拿出紙和筆放到方孝孺麵前,逼著他寫詔書,方孝孺在紙上寫下“燕賊篡位”

這下徹底把朱棣激怒了,怒斥方孝孺;“你不寫不怕我誅你九族嗎?”

方孝孺反駁道:“你誅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下命令誅殺了方孝孺的十族,曆史上最重的懲罰是株連九族,方孝孺成了曆史上最慘的一個。十族湊不夠,所有和方孝孺有那麼一丁點關係的人都跟著倒黴。

氣急敗壞的朱棣麵對那些不服的人,反對他當皇帝的人進行了瘋狂的血洗。

雖然這些人對他沒有實質性的威脅了,他還是對他們實行了酷刑。

方孝孺淩遲處死,鐵炫被割耳鼻並煮熟讓他自己食用......

由於自己篡奪皇位不符合封建倫理道德,不是取得皇位的正道,所以他自己內心的那種自卑感,那種過於敏感的神經,聽不得一點不和諧的言論。

對於大臣們的反對,一個字“殺”!

對於民間街坊的議論,一個字“殺”!

對於所有讓他不開心的人,一個字“殺”!

朱棣每天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內心惴惴不安,擔心有人反叛,擔心朱允炆卷土重來。

他命令部下全力搜捕朱允炆,並且清絞朱允炆的餘黨。

朱棣坐在皇帝的寶座上,俯視著帝國的一切。

這場皇位之爭夠血腥,夠艱難,成王敗寇,他現在已經成了這場權力爭奪的勝利者。

朱棣認為,他隻是通過自己的方式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至於建文帝朱允炆,隻是曆史的一個小插曲,而他朱棣,才是強大大明帝國的締造者!

朱棣成了曆史上著名的皇帝明成祖,年號永樂。